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的实力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同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产品水平低、效益差,产品市场占有率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部分产品及制造过程中能耗大,污染严重等。尤其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成套能力弱,制造业共性技术与工艺、基础零部件、基础设备等是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装备制造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装备是工业现代化、产业升级的基石,我国急需提升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工业现代化所需的各类装备和设施,离不开智能化,如大型飞机、重型船舶柴油机、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火电设备及大型水电设备、大型石油化工设备等设备中都需要智能设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其他15个国务院重大专项的实施,大都需要智能装备为其提供装备支撑。航天工业发展要大批高精度、特种加工数控机床等智能化装备。
高端装备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我国急需高新技术装备。目前,我国劳动生产率较低、能源消耗大、污染比较严重。如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30%。虽然我国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世界的4%,但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消费量的30%、31%和40%。
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推动我国装备向高端制造发展,急需要提升装备层次和创新水平。我国目前装备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不高,增加值率仅为26%左右,比美国、日本以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我国制造业每年产生约55亿t无害废物和7亿t有害废物;所有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物中70%来源于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生产效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我国尚不能自主生产大型民用飞机、深水海洋石油装备。90%的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和工厂自动控制系统依赖进口。科学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对外依存度达70%。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是高端制造的重要标志。宽带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技术和应用的实现,预示着全球的工业结构、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将发生转变。智能装备为生物制造、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提供重要支撑。(www.xing528.com)
装备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我国急需解决主机“空壳化”问题。高端主机和成套设备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设备大量进口。海洋工程装备的大多数配套设备依赖进口。为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档功能部件70%需要进口。大型工程机械所需30MPa以上液压件全部进口。占核电机组设备投资1/4的泵阀主要依赖进口。
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价值链的高端缺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度依赖单机、实物量的增长,而为用户提供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承包、维修改造、回收再制造等服务业未能得到培育,绝大多数企业的服务收入所占比重低于10%,并且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我国出口额最多的机电产品近5000个海关税目中,出口单价高于进口单价的产品税目仅占11%,其中专用设备不到6%。要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必须解决三大问题,即发展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价值链的高端,而这三者均属高端装备制造业范畴。
目前,对许多重大技术装备,我国尚不具备研发与制造能力,仍主要依靠进口。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在全国大中型企业1180种主要专业设备中,达到先进水平的仅占26.1%。而且越是重要、高档、技术附加值高的装备,进口越多,自给率越低。我国机床消费占世界机床消费总量24%,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大国,但不是制造技术强国,大量高端数控装备依赖进口。其主要原因包括:①技术引进主要是使用权,而无知识产权,或者是引来“产权”,没有引来“知识”,常常存在重复引进、却对消化吸收重视不够;②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相对薄弱;③装备制造业基础制造技术、工艺、装备落后。总之,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体状况为: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专业化的配套体系尚未形成、装备的批量化制造水平低和关键部件依赖进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