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州市村主职干部落实待遇政策和激励机制,并纳入绩效考核网络平台的做法

荆州市村主职干部落实待遇政策和激励机制,并纳入绩效考核网络平台的做法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荆州市严格落实村主职干部待遇保障政策,积极完善激励机制,村主职干部认真履职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将村主职干部纳入荆州市绩效考核网络平台,督促村主职干部实时记载工作情况,每月在网上、在村公示栏“晒”业绩,接受群众监督。该市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强化村主职干部履职监督,坚决防止出现村主职干部“乱作为”问题。一是加强民主监督。

荆州市村主职干部落实待遇政策和激励机制,并纳入绩效考核网络平台的做法

(一)落实待遇,促使村主职干部“愿干事”。荆州市严格落实村主职干部待遇保障政策,积极完善激励机制,村主职干部认真履职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一是财政全额保障。按照分级负担原则,财政全额保障村主职干部工作报酬,江陵等乡镇财力较弱县,由县级财政兜底,目前,正常履职的村主职干部“年薪”可达4万元左右。实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结构报酬制,基本报酬占报酬总额的60%~70%,由财政部门每月打卡,绩效报酬占30%~40%,由各乡镇根据考核结果,年底一次性发放,石首等地还额外发放了电话、交通等工作补贴。二是建立奖励机制。参照乡镇公务员年度考核办法,对绩效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村主职干部给予奖励。将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与村主职干部工作报酬直接挂钩,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部分提取10%~20%按功奖励村干部,奖励资金分配方案需经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三是强化退后保障。各县市区采取个人缴纳、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推进村主职干部全员参保。松滋等地还建立了离任村主职干部“荣誉津贴”制度,对获得省、市表彰的优秀离任村主职干部每年按表彰层级发放500~2000元不等“荣誉津贴”。

(二)规范管理,促使村主职干部“要干事”。该市坚持“同酬同工”,按照副乡镇长的工作标准、履职要求和精神状态,对村主职干部进行专职化管理,实行报酬与业绩挂钩,引导他们全脱产、全天候、全心全意为村工作、为民服务。一是“制清单”促进履职尽责。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制定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等6项责任清单,将村主职干部岗位职责明晰化、具体化。定工作目标,在全面建立任期目标制度基础上,建立村主职干部年度履职尽责项目清单,采取“共性项目+个性项目”的方式,明确村主职干部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向群众公示,年底据此考评,切实推动村主职干部种好“责任田”。二是“常检查”落实专职要求。严格要求村主职干部全日制上班,工作时间必须在村;必须公开联系方式,方便群众办事;村里发生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到场处理。严厉整治村主职干部“走读”问题,各乡镇每两个月对村主职干部在岗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年至少6次;县市区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每年至少4次,市委组织部不定期进行检查。对不严格落实专职要求、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村主职干部严肃处理,同一次检查中同一个乡镇有3个及以上村被通报的,对乡镇党委书记严肃问责,并直接将该乡镇定为基层党建不合格单位。江陵县在每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立指纹打卡机,村主职干部“上下班”按时打卡。三是“晒业绩”强化过程管理。将村主职干部纳入荆州市绩效考核网络平台,督促村主职干部实时记载工作情况,每月在网上、在村公示栏“晒”业绩,接受群众监督。实行“双月”考评机制,采取乡镇班子成员点评、村主职干部互评的方式,每两个月对村主职干部工作业绩在绩效考核网络平台上进行一次评分排名,分数与绩效报酬挂钩,着力营造“比业绩”的良好氛围。四是“公开评”树立群众导向。落实村主职干部“双述双评”制度,每年底组织村主职干部分别向乡镇党委和本村党员群众述职评议,述职报告由乡镇党委严格把关、县市区委组织部抽审,确保述职的真实性和严肃性,评议结果与个人报酬待遇、选拔任用和奖惩挂钩,推动村主职干部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履职的根本标准。

(三)提升能力,促使村主职干部“能干事”。待遇有了“硬保障”、管理有了“硬措施”,工作能否有“硬业绩”关键还看村主职干部的能力素质。该市按照全员覆盖、分层分类、突出专题的要求,积极改进村主职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完善培养机制,着力提升村主职干部综合素质。一是坚持全员培训。将村主职干部纳入各地党政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重点加强村主职干部党规党纪、致富带富能力、依法办事和民主管理培训。市委组织部每年调训不低于20%的村主职干部,县市区实行全员培训,县市区委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带头授课,确保村主职干部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二是坚持精准培训。实行分类培训,市级重点加强后进村主职干部和新任村主职干部的教育培养,教方法、打基础,提升他们的基本素养。县市区围绕发展主题加强先进村主职干部教育培养,江陵等地择优精选一批先进村主职干部进行重点培育,每季度组织专题培训,每半年组织外训,帮助先进村主职干部开拓视野、找到差距、理清发展思路。公安县点餐式开展葡萄柑橘、稻田综合种养、花卉苗木、中药材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培训,组织农村支部书记到3省11个市参观,并邀请9位省、市产业发展专家和12位相关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实行专题培训,农业、农经、科技等部门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促进村主职干部“缺什么、补什么”。三是坚持日常教育。将村主职干部纳入乡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学习培训。结合“岗位在村”机制,落实乡镇干部帮带责任,乡镇干部对村主职干部进行“手把手”的跟踪教育,并将村主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与乡镇干部特殊岗位补助挂钩,打造驻村干部与村主职干部的“命运共同体”。(www.xing528.com)

(四)加强监督,促使村主职干部“不出事”。该市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强化村主职干部履职监督,坚决防止出现村主职干部“乱作为”问题。一是加强民主监督。严格执行《湖北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在落实定好位、定好责、定好人的“三定”要求基础上,积极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介入,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督促村主职干部严以用权。健全工作报告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每年底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及时收集和反馈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建议,切实维护广大村民利益。二是强化制度约束。各县市区建立村级组织“小微权力”清单,厘清村干部权力边界,编织小微权力笼子。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制度,严格落实“五议五公开”制度。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审计结果向党员群众公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行村级财务支出月检查、月报告、月公布制度,用制度约束村主职干部。同时,加大对乡镇的监督考核力度,促使乡镇党委抓好村级制度落实。三是加大问责力度。完善村主职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各乡镇党委书记每年至少与所辖村主职干部谈心谈话一次,对有“小毛病”的村主职干部及时约谈,咬耳朵、扯袖子,防止小问题酿成大错误。建立能上能下机制,对政治上不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作风上不实在的村主职干部,及时进行组织处理,2015年以来,全市共调整、处分村主职干部239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