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竞争条件、市场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十三五”时期,全省县域经济既要担当“率先、进位、升级、奠基”全局使命,更面临着发展不够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县域经济使命更光荣、责任更重大、挑战更艰巨,必须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作为适应、引领新常态,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襄阳市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给了我们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一)坚定信心,引领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如果只看到挑战,看不到机遇和有利条件,发展信心不足、底气不足,没上战场先泄气,就会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丧失机遇。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襄阳市逆势竞进,实现了县域经济量级和能级的大幅跃升。襄阳市的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坚定信心,才能把握大势,保持县域经济发展定力,持之以恒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只有注重“精神经济学”,用精神的力量应对挑战、提振士气、升腾气场、推动发展,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棋局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二)解放思想,创新发展。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如果思想“不跟趟”,就会输在发展的起点上。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创新求突破。襄阳市县域经济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之所以能获得强劲增长,实现从集体跟跑到集体领先的惊人一跃,就在于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法宝,推出了系列“一招鲜”式的工作举措。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等诸多重大历史机遇,只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破除旧观念旧体制,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才能抢抓发展机遇,消除调结构转方式阻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注重生态,绿色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反受其苦。绿色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襄阳市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拓展了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培育了经济发展新动力。襄阳市的实践表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既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也是消除党和人民“心头之患”的必然要求,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定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业集群绿色升级进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注重统筹,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县域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原则。襄阳市大力引导区域、城乡、工农协调发展,形成了县域经济崭新的空间布局和合理的利益格局。襄阳市的实践表明,发展升级不是某一方面的单兵突进,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短板和落差,“同步全面小康”任务艰巨。必须要强化协调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整体协调发展。(www.xing528.com)
(五)着眼小康,共享发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襄阳市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了民生社会事业的改善,增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襄阳市的实践再次启示我们,发展就是要让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要求,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要把扩大就业和群众增收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确保经济增长与群众增收同步;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提供更充分、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调研组成员:李新玲 肖玉明 蔡建勋 谭宗富 胡志林 杨 爽)
(《专送参阅件》〔2016〕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