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改革需要实打实的做、硬碰硬的干。
在宜城,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广大干部群众抓改革、促发展的激情与魄力。但在改革伊始,也有不少干部“坐等改革”,等顶层设计、上级部署、外地经验;“害怕改革”,怕失去自身的既有利益,怕得罪既有的利益集团、怕失误而丢“乌纱帽”;“不会改革”,面对发展中的难题,不会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面对这些倾向,宜城市委、市政府层层召开动员会,增强改革共识;加强培训,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明确改革方法、路径和目标,让广大党员干部统一了思想、认清了形势,凝聚了改革共识。更为重要的是,该市建立了完备的责任逐级传导机制,以责任追究倒逼改革工作推进落实。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我们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压实改革责任,促使各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敢于担当、敢改真改,以改革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作风建设的新成果。”宜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伍义泉对记者说。
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宜城市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意识,市委、市政府与全市60个具有改革任务的单位全部签订责任状,各单位与156名领导干部和480多名相关工作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改革任务完成的时限、标准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措施,做到哪项工作由谁抓,一目了然;出现问题追谁责,刚性有力。(www.xing528.com)
建立健全市“四大家”领导改革工作责任包保制和捆绑制,把全市所有改革任务包保到32名市“四大家”领导,实行一项改革任务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张路线图、一个时间表、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将市“四大家” 领导责权、奖惩与工作实施单位捆绑在一起。同时,把领导责任包保和落实情况在媒体以及广场大屏幕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宜城市还压实牵头单位的统筹责任,对改革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过程监控,把改革任务分成新型城镇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机制改革等12大类35个大项53个小项,分别指定牵头单位,确定了落实改革方案、督促工作进度、抽查工作质量、反馈相关信息等8项具体牵头责任,牵头单位再与配合单位签订责任书,把每项改革任务细化分解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任务”,通过层层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没有任何空白和盲区的责任体系和链条。
“去年,市里把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包保给我,在年底考核时和相关责任单位一起奖惩,如果没有完成改革任务,就取消各种评先表彰资格。这是压力,更是动力。”宜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国峰对记者说,“责任的压实,促使各级干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实施改革、推进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