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能制造,促进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是建设制造强国、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但这却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不断强化思想引导和服务跟进、不断进行路径探索和实践创新。
(一)将加快智能制造发展作为推进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龙头。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战略谋划,从“一主两副”、“两圈一带”到“一主两副多极”、“两圈两带一群”,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已经成为湖北践行“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全局使命的核心驱动力量,牵引助推着湖北经济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巩固扩大着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劲势头。智能制造作为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的新兴产物,作为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的最新形态,对众多实体制造企业特别是广大民营企业来讲,认识大都停留在开发电商平台阶段。要推动其蓬勃发展,首先要引导企业家真正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三个维度来认识“智能制造”,真正从工位数字化、车间“物联网”、企业运营集成化三个方面来布局“智能制造”,强化运用智能装备、开发智能产品、建设智能工厂的战略思维和行动自觉。建议省委在襄阳召开一次智能制造现场会,让智能制造在全省全面铺开,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将智能制造业作为我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不仅是襄阳的优势产业,也是整个湖北的优势产业。如,华中数控不仅突破了数控系统的关键单元技术,还攻克了规模化生产的可靠性关联技术,形成了系列化、成套化的中高档数控系统产品产业化基地,具备了较强的系统配套能力。特别是其生产的数控装备、数控机床、伺服驱动与电机等产品,有多项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但从其企业规模扩张和产品应用情况看,都尚未及预期。襄阳的机器人产业已培育成长了三年,但是制造的产品也才开始在各领域试水。可以说,尽管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但仅从本地化应用情况就可看出,相比国外一些知名品牌尚极为缺乏竞争力。建议:在省级层面实施“龙头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培育工程”,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进机制、激励办法,促进智能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并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科技补贴等方式,强化这些本土产品的推广应用。
(三)着力强化智能制造发展的平台支撑。“襄阳云谷”经过几年发展,特别是随着几大云计算平台的投入运营,已开始形成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大数据” 支撑体系。但目前对接整合力度还较弱,登云企业尚局限在工业制造领域,并大多是被动跟随龙头企业的中小配套企业,一产、三产企业登云情况乏善可陈。比如,与华为结成密切合作伙伴关系的两家典型企业,襄阳爱购365网络有限公司、穗阳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前者作农产品平台、后者作旅游平台,都属近两年新引进的入驻企业。建议:立足全省搭建开放共享平台,挖掘拓展云计算服务和大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切实推进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行业深度协作、互利共赢,整体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并研究制定公共数据开放战略,通过依法有序开放各类公共信息和数据,使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社会公众能够利用公共资源创新创业,全面彰显“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力。(www.xing528.com)
(四)不断推进和深化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目前,有些领域只盯着制造过程本身的智能化,而不是着眼信息集成、平台共享、全局优化,建立健全企业间高效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和产业价值链体系。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把湖北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发挥出来,不断强化包括先进理念植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在内的协同创新。襄阳“十二五”期间,授权专利总数为9033件,其中发明专利570件、实用新型专利6544件、外观设计专利1919件;职务发明为6866件,非职务发明为2167件。但专利实施转化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职务专利申请实施转化率为100%,个人专利申请实施转化率仅为10%左右。从侧面印证了发明专利的匮乏和创客发展的艰难。与之相对的是,欧美一些国家的创客,三分之一在高校、三分之一在自家车库、三分之一在孵化器,专注、痴迷地进行技术、工艺创新和方案优化,千千万万个创客已发展成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引导支持企业自办研发机构、共建实验室、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承担参与国家及省科技攻关研发任务。要进一步地帮助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开展共性和关键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推进校地、校企、校产合作,构建“创新课题—衍生技术—科技成果—产业化”链条,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省相关部门加速完善智能制造科技项目立项,对于参与研发的企业、院校给予政策性补贴。
(调研组成员:张忠诚 邓家喜 周 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