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针对现实问题拿措施,围绕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服务功能、激发基层活力等方面,创造性开展“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建设。2015年10月开始在茗山乡试点,2017年在大冶市所有行政村推开。他们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依法推进改革,建立村庄理事会
一是依法依规依民意划分村庄。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在保持现有村民委员会设置格局稳定的前提下,以自然村(湾)为主体,按照“因地制宜、有利发展,群众自愿、便于组织,尊重习惯、规模适度”原则,将全市321个行政村的3276个村民小组,调整为2467个村庄。以村庄为单元,设置村民小组,实现村民小组与村庄理事会有效匹配。
二是在党组织领导下建立村庄理事会。镇村党组织加强领导,主持确立村庄治理单元,组建村庄理事会,搭建村庄“微治理”平台。明确要求村庄理事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村民委员会的指导下,协助村民小组开展群众自治活动,是村民小组自治“再延伸”、村庄治理资源“再整合”,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重大转变。
三是“一户一票”民主推选理事会成员。按各村庄人口比例,村庄理事会成员一般设3~7名,其中理事会长1名、副理事会长1~2名,名额由村级党组织核定。严格按照“一户一票”的方式民主推选产生理事会成员,三支先进力量包括政治上先进的农民党员、经济上先进的致富能手、名望上先进的当地乡贤进入村庄理事会。有条件的村庄还纳入大中专毕业生。按法律程序推行村庄理事会长兼任村民小组长,实现村民小组长与村庄理事会长“一肩挑”。过去个别“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全部被群众“踢出局”。目前一个行政村直接参与乡村治理建设的力量至少达到50人以上,跟过去一个村包括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10余人的队伍相比,乡村治理服务力量成倍增长。
(二)坚持党建引领,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全过程
一是疏通“毛细血管”。以村庄为基本单位,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的方式,同步组建村庄党支部或党小组,健全和疏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毛细血管”。全市成立村庄党小组1410个、涵盖党员1.21万人,党组织在村庄实现了全覆盖。如,还地桥镇柯新屋湾村庄党小组,在湾文化礼堂开辟了学习阵地,这给老党员柯保善带来了“隔壁就学”的方便,他再也不用拄着拐杖走几里路去村委会学习了。
二是实行“三个鼓励”。鼓励村民小组长兼任村庄理事会长、鼓励党员理事会长与村庄党小组交叉任职、鼓励党员进入理事会,全面加强党对村庄理事会的领导,确保乡村治理“不偏航”。党的十九大召开,村庄党小组及时组织集中收听收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喻户晓,“人人都明白,个个都能讲”。
三是推行“两培一选”。把优秀理事会成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理事会长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选拔进入乡镇干部队伍,解决了基层党组织源头不活、后继乏人等“老大难”问题。2016年以来,全市村庄理事会已有528人申请入党,36人被吸纳为预备党员,21人进入村“两委”任职,5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进入乡镇党委班子。
(三)坚持群众当家作主,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
一是推动发展。促能人回乡,村庄理事会积极做外出能人回乡思想工作,支持回乡创业发展,通过采取政策扶持、奖补等方式,让他们想创业、创好业。如茗山乡华若村在外做房地产生意的柯水如,在村庄副理事会长族叔柯东明的劝说下,回乡投资100万元,建起了养蛙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促产业兴乡,采取“村庄理事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农庄、办基地,乡村产业越发兴旺。如还地桥镇黄兴淑细屋湾过去以开山采石为生,吃的是“资源饭”,在该湾村庄理事会的带领下,全湾入股成立了龙虾养殖合作社,2017年亩产利润达万元,群众笑眯眯吃上了“龙虾饭”。促富民安乡,以前连农村合作医疗费都收不起来的黄湾村,去年建了1200亩莲花基地、123亩桑葚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二是美化环境。村庄理事会积极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的奖补资金,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奖补,上不封顶,采取的办法是市政府配套与理事会组织群众自筹“1∶1”比例。去年,全市村庄建设项目3082个,由理事会发起并完成的就有2586个。过去是政府建群众看、老扯皮不买账,现在是群众建政府补,得实惠都满意,过去一万元只能办五千元钱的事,现在一万元至少能撬动办出五万元的事。(www.xing528.com)
三是促进和谐。村庄理事会成员凭借各自的亲缘地缘业缘等优势,通过“熟人办熟事、熟人管熟人”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不少“政府管不好、干部管不了、社会无人管”的难题。目前,全市89.3%的农村信访矛盾纠纷解决在村庄理事会,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真正实现了“私事不出庄、小事不出会、大事不出村”。
四是创建文明。村庄党小组和理事会定期组织村民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引导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和社会公德,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组织“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提升了村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乡风文明,为大冶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四)坚持规范运行,把好“四个关口”
一是明确要求“六进理事会”。大冶市委用文件的形式强调,村庄理事会重点围绕“服务党建、助力发展、村庄整治、调解维权、科技服务、文明创建”“六进理事会”开展服务群众工作。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他们按照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赋予“六进理事会”新的内涵。
二是“两会三公开一报告”规范操作。建立村庄理事会商议制度、村庄群众(代表)会决议制度,决议结果、实施方案、办理情况向村庄居民公开,重大事项向村“两委”报告,确保理事会服务行为规范。同时,由村“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理事会资金筹集和使用符合群众意愿和相关规定。
三是“四面监督”确保不出问题。要求做到“四个坚决防止”,坚决防止理事会脱离党组织开展工作,坚决防止理事会工作“行政化”,坚决防止理事会成为新的利益集团甚至强权势力,坚决防止理事会活动阵地成为理事会成员享乐场所和接待政府官员场地。强化组织监督,党组织对重大事项如群众筹资筹劳、集体公益资金使用等审核把关。强化群众监督,成立以村民为主体的村庄监督小组。强化纪律监督,乡镇整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力量成立专班,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指导督办、检查验收、工程审计和资金审核。强化法律监督,组织政法、公安、司法等部门,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黑恶势力予以打击。
四是“三方考评”检验成效。采取群众测评、村委考评、支部评议“三方考评” 方式,对村庄理事会服务群众情况实行半年一考核,并评定等次。村“两委”将考评结果及时向村民公示,对优秀的予以奖励,对不合格的进行改选或调整,促进理事会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五)坚持政策激励,不断焕发基层组织新活力
一是坚持市镇村三级激励。市级每年表彰100个先进村庄理事会、100名先进村庄理事会长,每个先进村庄理事会奖励1万元,每名先进村庄理事会长奖励1000元;乡镇党委同步表彰一批先进村庄理事会和村庄理事会成员,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村党组织每年评选一批支持理事会工作的群众,形成了鼓励促进理事会发展的舆论氛围。
二是坚持“精神+物质”激励。以精神激励为主,利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理事会的先进事迹和人物,让理事会成员受表彰、得荣誉、受尊重、有地位。《大冶日报》把头条留给理事长,长年刊发理事长系列报道。
三是坚持以奖代补激励。变过去事前下拨项目经费为事后进行奖补,先建后补,有建才补,建前申报项目,建后申请补贴,充分调动了理事会组织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