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民下乡计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可喜成果

市民下乡计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可喜成果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汉市实施市民下乡计划给农村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了人气,有力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达到了互惠双赢的目的。截至8月15日,武汉市共签订空闲农房租赁协议1650户,年租金2365万元,吸引社会投资13580万元。“一小时车程、一幢农房、一口新鲜空气、一分菜园地、一幅田园美景”,已成为市民下乡的生动写照。推进市民下乡,倒逼各地加大对环境改造的投入力度,使村庄环境与市民下乡相得益彰。

市民下乡计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可喜成果

武汉市实施市民下乡计划给农村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了人气,有力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达到了互惠双赢的目的。

(一)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实施市民下乡计划,唤醒农村沉睡资源,促进了创业创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务工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黄陂区杜堂村葛家湾本地能人葛天才返乡创业,实施整村改造打造“木兰花乡”景区,发展乡村旅游,组织当地村民以空闲房屋入股成立合作社,为木兰花乡提供配套服务。该村湾共113户农户,之前仅12户签署入股协议,开展市民下乡以来,签约农户增加到77户,农户房屋利用率达到68.1%,年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该景区还吸纳了本村劳动力就地务工,务工人员年均收入近3万元。同时,景区的建设和农房的改造,也极大地提升了农房的价值。村民葛位利的一幢旧农房过去5000元出让都没人接手,现在农房与优美的景区融为一体,成为一个花园小院,村里有人出50万元他也不愿转让了。特别是市民下乡,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黄陂区王家河街胜天村贫困户熊爱华,早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巨额债务。目前她和上大学的女儿居住在黄陂城区,将1栋150平方米的空闲农房租给江岸区市民尤先生的家人休闲养老,年租金为7000元,租期20年。尤先生预算花30万元对房屋进行装修改造,其中17万元用于支付装修人工工资。目前租赁房屋正在装修,预计8月份完工。靠着在黄陂城区保洁打工和空闲农房租赁两项收入,熊爱华一家今年有望实现脱贫。截至8月15日,武汉市共签订空闲农房租赁协议1650户,年租金2365万元,吸引社会投资13580万元。

(二)促进了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市民利用节假日到农村游玩或长期居住,远离城市的灰尘、噪音和喧闹,亲近自然、体验农事、享受“慢生活”,极大地提高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一小时车程、一幢农房、一口新鲜空气、一分菜园地、一幅田园美景”,已成为市民下乡的生动写照。北京市民张利在黄陂区胜天村木兰玫瑰园旁边租下一幢农房,进行装修改造,房屋掩映在绿树林下,前有稻田,后有小山,旁有老农做邻居,生活十分惬意。他在北京的朋友也常来小住和游玩。家住青山区的市民甘李晶为了给孩子找一处空气好、环境好的地方养病,花6000元/年租下黄陂区木兰山村一套四室一厅的农房居住。虽然只住了3个多月,但良好的环境已使孩子的中耳炎病情得到极大好转,这更坚定了他们常住的决心。

(三)促进了农村创业。实施市民下乡计划,推动了城市资金和人才流向农村,通过土地流转、下乡创业和闲置资源利用等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创业空间。如在城市当了近20年“全职太太”的涂娅莉,返回故乡黄陂区,投资上百万创建了木兰天潭生态农业园,流转土地500亩,利用村里的空闲房屋400平方米,在当地高米山等天然山林饲养野猪,实现猪粪、果树、水产等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开发,建成野猪园、蛇园、水产园及果园、植被观赏园等6大特种养殖、种植基地,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较低的创业成本也吸引了大量年轻创业者携带项目与资金入驻村庄,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武汉市艺创联华广告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民宿运营的企业,已在安徽、江苏等省成功开展了多项创意民宿项目,看到新洲区仓埠街项山村优越的条件后,与村委会签订了租赁协议,对民房进行整体包装改造,打造民宿产业。(www.xing528.com)

(四)促进了农村环境改变。推进市民下乡,倒逼各地加大对环境改造的投入力度,使村庄环境与市民下乡相得益彰。位于江夏区五里界街童周岭村的小朱湾,几年前还是个污水横流的穷村,借力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改造,现在已成为具有荆楚特色的旅游度假村。新洲区汉子山村植被丰富、空气清新,吸引了向往农耕生活的武钢退休职工谌鄂湘等到村里租房居住。他们花了7万多元,对农房进行刷白、吊顶和水电改造,面貌焕然一新。他们的田园生活成了活广告,吸引了更多城市退休老人来村里租房生活。为让老人们住得安心,汉子山村先后投入近30万元,修建790米水泥路,挖了鱼塘,建了厕所、打了水井。今年夏季,还将为老人们接上自来水。蔡甸区大集街“九如鲤”和奓山街一致村共投资3073万元,完成了一期6个美丽村湾建设,通过保留村庄原貌和原生态农耕文化,加强环境整治,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特色村庄。目前,武汉市的村庄大多面貌得到有效改观,已成为令城里人向往、令农村人留恋的地方。

(五)促进了农村文明建设。城市的退休干部、艺术家作家、教授及其他市民,特别是一批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90后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新创业,带给农民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和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生活方式,通过潜移默化,带动农民观念的转变和文明素质的提升。如华中师范大学教师许刚在江夏区小朱湾租赁350平方米空闲农房开设“新民文化书院”,为大中小学生提供国学教育,这既给村民带来房租、餐饮、农副土特产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使人文元素融入乡村,增强了村湾的文化底蕴。市民下乡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文明新风,呈现“三多三少”的新气象:农民参加跳广场舞、健身健康文娱活动的多了,抹牌赌博的少了;和气协商解决问题的多了,扯皮闹纠纷的少了;注重环境清洁卫生的多了,乱扔乱倒垃圾的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