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我们深切地感到,武汉市实施市民下乡计划,顺应了当前消费升级和市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新需求,顺应了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顺应了推进精准扶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是新农村建设的新抓手,是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对推动三农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推进市民下乡,搭建了城乡资源对接、互动的新平台。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三农工作的主战场在农村,支持三农发展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从武汉市来看,2016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71%以上,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聚集了众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的力量越来越雄厚。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的“慢生活”追求更加强烈;城市房价上涨、创业成本的提高,工商资本下乡创业的愿望更加强烈,而农村承接城市的新需求、新向往的条件已经具备。主要表现是“三有”:一是有大量的可用资源。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业,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房屋空置无人居住,都变成了闲置资源。据武汉市委农办调查摸底,2016年底,全市6个新城区、72个街(乡镇)、1902个行政村、16948个村民小组,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8.7%;初步统计农村房屋有73万套,其中长期空闲农房约11.6万套,占农房总数的15.8%,如果加上半空闲房(主要是老人居住),农房总空闲率达到30%以上。此外,农村还有秀丽的山水、优良的生态等城市稀缺的资源。二是有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基础条件。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电力设施、通信网络、道路交通、生活环境、公共服务持续改善,为市民下乡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有力保障。三是有农民的热切期盼。武汉市农村发展还相对滞后,无论是收入水平、产业发展,还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差距都比较大。据统计,2016年武汉市城镇居民年收入为39737元,而农民收入仅为19152元,城乡收入比为2.07∶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和重点仍然在农村。有条件的农民进城打工去了,但他们的收入依然很低,其财产性收入的占比很小,空间很大;没条件出去打工的农民和“三留守”人员面临很多生产和生活的困难,都希望更多的外部资源进入农村,支持带动农村发展,使身边的绿水青山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实现增收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红利。实施市民下乡计划为城市新需求和农村新发展、农民新期待对接搭建了新平台,促进了城乡资源共享,激发了新动能。
(二)推进市民下乡,找到了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抓手。推进市民下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动力。增加了建设力量,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建设新农村的单一投资方式,通过盘活资源、共建共享,调动了农民和市民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农民、市民共建新农村的格局;丰富了建设内容,不仅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而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村庄文明风尚的营造,形成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提高了建设效益,变建设村庄为经营村庄、共享村庄,改变了过去农村房子越做越多、居住的人员越来越少的状况,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空闲农房得到利用,使乡村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市民的休闲乐园。(www.xing528.com)
(三)推进市民下乡,探索了精准扶贫的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武汉市农村地域广阔,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约五分之一,特别是还有271个贫困村、8.7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仍然繁重。从调研的情况看,贫困村大多交通、区位条件较差,但生态更优,可开发利用的山水资源更多;外出打工的农民较多,农房空闲率高,开发利用的潜力更大;国家对贫困村的扶持政策更优惠,资金整合、办法创新的空间更大。武汉市将市民下乡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政策激励,引导鼓励市民到贫困地区流转闲置土地或租用空闲农房等资源创新创业,形成了政府、工商资本、市民等多方参与,共同推动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的新局面,使精准脱贫有了可持续推进的新抓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