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为科学:从人群关系理论到实践应用

行为科学:从人群关系理论到实践应用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为科学的发展从人群关系理论开始,而人群关系理论的提出又是基于霍桑试验。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如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管理者须了解激励对象,针对激励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激励措施。2017年春节过后,一些快递公司的部分员工未返岗,导致一些快递站点的货物堆积,迟迟发不出去。

行为科学:从人群关系理论到实践应用

行为科学的发展从人群关系理论开始,而人群关系理论的提出又是基于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的结论:工人是“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或社交欲望,提高工人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关键(关于员工满意度[3]的较早论述);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如下。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图2-4)的需要层次理论[4],如图2-5所示。

图2-4 亚伯拉罕·马斯洛

图2-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五层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的两个基本观点:只有需要未得到满足才会激发人的动机;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第二个观点并不总是正确的,与不少现实情况并不相符。例如,李公朴和闻一多为了民族团结、为了避免内战、为了大众的幸福,不惜冒着被特务暗杀的风险,继续发表演讲,抗议发动内战。这就是放弃第二层需要的例子。西汉时的霍去病为了民族发展,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表达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志向,这是放弃第三层需要的例子。

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注意的两个方面:

(1)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清楚员工当前的需要层次,针对不同的需要层次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对高级需要,须从心理内部使人得到满足;对低级需要,须在外部环境、物质条件方面使人得到满足。

(2)满足不同的人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管理者须了解激励对象,针对激励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激励措施。

案例 华为公司提出长期艰苦奋斗的口号——主要针对高管。因为高管的收入已经很高了,从人性的角度看,收入持续激励的边际效用递减;物质激励到一定程度,人们的需要就会转向重视休闲、生活的质量、家庭。人性如此,企业却不能这样。企业的高管如果都这样的话,就没人奋斗了,那么企业要不了几年就会垮掉。高管不奋斗怎么办?拿着股票退休,让出位置来,让奋斗者上去。这个竞争和淘汰是很残酷的,不这么做根本不行,否则企业就没有希望。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做了一定的修改,并将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整合成三个: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edness)、成长(Growth),简称ERG理论。ERG理论没有严格的等级,生存需求没有获得完全满足时,员工可以追求关系需求,三种需求同时起作用。当更高层次需求未获得满足时,人们可能转向低层次需求。当某种需求获得满足时,需求强烈程度可能不减弱,甚至变得更加强烈。ERG理论打破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不可逆性。

2.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指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两类。

(1)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是保证完成工作的基本条件,如与上级和同事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工作条件、社会地位、企业的政策、监督。如果保健因素的情况不佳,员工可能辞职,所以说保健因素是基本条件。例如,一个油漆车间里对人有害的物质很集中;又脏又吵;车间里,冬天的温度到零下,夏天到四十多摄氏度;工人的报酬又不算多;这样的保健因素就比较差。如果工人们多次要求管理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资待遇后,管理层仍不予回应,不加重视,那么将导致该车间工人的流失率较高,这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很不利。

2017年春节过后,一些快递公司的部分员工未返岗,导致一些快递站点的货物堆积,迟迟发不出去。因为这部分员工转行饮食外卖平台企业送货去了,转行的主要原因是前者的工作压力大,报酬也只比后者的稍高一点。

当保健因素的情况较好时,员工的工作效率不一定就很高,也就是说员工不一定因为好的保健因素的激励而产生高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员工认为大家都享受到这些,并不只是给自己的奖励。但是把一个工人从工作条件差的企业调到另一个工作条件好的企业,他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很可能有明显的提高,起码在起初的一段时间里会这样。

(2)激励因素——以工作为中心,关于工作本身的因素,能激励员工提高绩效。例如,工作方面的成就感、工作本身的性质(工作有趣,如澳大利亚大堡礁护岛员的工作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工作)、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受到重视、晋升、责任等。

3.X,Y理论(麦格雷戈提出)(www.xing528.com)

(1)X理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大多数人好逸恶劳,仅用奖励不足以使人勤奋工作,必须严格管理,强制工作。要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

(2)Y理论:大多数人是勤劳的,在好的工作环境(谷歌、微软公司的“五星级”工作环境)中人们愿意努力工作,承担责任。应创造好的环境,使员工的智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图2-6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4.“超Y”理论(洛尔施和莫尔斯提出)

不同的员工、不同的工作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在企业里,有的人希望用正规的组织与规章条例(大企业一般都有这些)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意参与问题的决策、承担责任。这种人欢迎上司以“X理论”指导管理工作。而有的人却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力

图2-7 J.W.洛尔施

空间(在小企业或初创企业里常常有这样的空间),这种人则欢迎上司以“Y理论”指导管理工作。

5.Z理论(威廉·大内提出)

图2-8 威廉·大内

(1)企业管理者与工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泰勒也持与此相同的观点)。

(2)企业对工人的雇用应该是长期的(日本企业的传统)。

(3)鼓励工人参与管理。

(4)实行个人负责制。例如,海尔实行“人单合一”制度,每个员工须对自己的订单负责,每个员工就是一个“经营单元”。海尔又推出开放创业平台/商业生态圈,海尔员工以及海尔集团外的人员衍生成为小微企业,在这些平台上创业,为海尔带来商机创意

(5)上下级关系须融洽。

(6)全面培训职工。

(7)相对缓慢的评价与稳步提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提拔太快不但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也可能伤害员工。员工还未经历较多的磨炼和学习,还未经历过渡职位的锻炼,就被提拔到较高职位,这时巨大的压力、新环境、新任务、新要求很可能使他们无所适从,进而犯错误,甚至做出重大错误决策,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这也会使该员工一下子丧失信心,失去进取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快速提拔他/她的高层管理者很可能就毁掉了一个可塑之才。

(8)控制机制要含蓄——几乎没有人愿意被监视和严密控制,检测手段要正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