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的西北腹地,居黄河中游上段,在东经104°17′~107°39′、北纬35°14′~39°23′。南和东南接甘肃省,东部和东北部连陕西省及鄂尔多斯台地、毛乌素沙地,北部和西部与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相接。
全区土地总面积6.64万km2。2019年年底总人口694.66万人,其中回族为254.8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6.7%。耕地面积130.34万hm2,其中灌溉水田和水浇地51.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9.82%。园地面积4.81万hm2,牧草地面积208.03万hm2。农业人口278.85万人。
全区现辖5个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和22个县、市(区)(兴庆区、西夏区、金凤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利通区、红寺堡区、盐池县、同心县、青铜峡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共有193个乡镇、2260个村。
据史料记载,宁夏早期为游牧部落居住地区,春秋时期为羌戎居地。西吉等数郡,秦汉时代曾是“大山乔木、连跨数郡,万里鳞集,茂林荫翳”的壮观景象,距今500年以前的明朝仍是一派“重重赭林迷樵径”的秀丽景色。贺兰山东部的定州(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镇)“在怀远(今宁夏银川,引者注)西北百余里,土地膏腴,向为蕃族樵木之地”。《后汉书·西羌传》曾记载灵州(今宁夏灵武)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盐产富饶,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宋初的灵州城下,仍柳树成荫。鸣沙州(今宁夏中宁)、应理州(今宁夏中卫),不仅是西夏的产粮区,而且是优良的牧区,“(香山,引者注)山势高耸,草木颇蓄,产青羊”,宋将刘昌祚“于鸣沙州得积谷百万,巾子芨粟豆万斛,草万束”。威州(今宁夏同心),位于清水河谷平原的东岸,多石质山地,地势较高,气候较凉,是良好的畜牧场所,西夏在此置静塞军司。南北长200多千米,东西宽15~50km的贺兰山,其东麓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是农牧皆宜的好地方。唐代以前的六盘山(关山)及其周围地区也是“水甘草丰”的游牧区。直至明成化四年(1468年)开始有安民垦地的记载,清雍正四年(1726年)“更为西陲牧地,民开垦”,此后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入、增长,滥垦乱伐的现象加剧。伴随战争,这一带的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气候恶化,灾害频发,当地环境迅速恶化,群众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www.xing528.com)
宁夏平原垦殖始于秦代,嬴秦时即在此屯田,其后的历代王朝又于此兴修了一系列的灌溉工程。秦始皇为了抵卸匈奴,派蒙恬将军领兵十万,沿黄河两岸进行屯垦,修建今之秦渠及汉延渠,以后汉武帝刘彻继承和发展了秦代的垦殖事业,更大规模地兴修汉渠、唐徕渠、美丽渠、七星渠等。这些渠道后来基本上被西夏继承下来。《宋史·夏国传》载:“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兴、灵则有古渠曰唐来、曰汉源,皆支引黄河,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元和郡县志·保静县》中说,贺兰山“在县西北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兴、灵牧区南部的罗山与天都山(今宁夏固原西北)“故垒未圮,水甘土沃,有良木薪秸之利”,“多种竹,豹、虎、鹿居,云雾不退。谷间泉水山下耕灌也”。唐末宋初,西夏国建立,与宋、金成鼎足之势达200年之久。元设宁夏路,明设宁夏卫,清设宁夏府,不断从秦、晋、江淮等地移民来此戍边。
由于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耕地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宁夏平原成为渠道纵横、称之为“塞上江南”的鱼米之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