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社会与文化服务瓶颈问题及案例解析

农村社会与文化服务瓶颈问题及案例解析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国家对农村的资源更多投入于农村的道路、房屋、饮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农村的老人养老、文化教育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实际服务供给,仍然存在大量缺口。可见,农村的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群体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与此相关的儿童教育、安全预防、妇女权益、文化娱乐、社会治安、老人养老、医疗保障等社会问题又是一系列的相关性问题。当然,培育与发展内生动力并非拒绝外力。本章将以两个典型案例来探讨和说明这一问题。

农村社会与文化服务瓶颈问题及案例解析

由于国家对农村的资源更多投入于农村的道路、房屋、饮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农村的老人养老、文化教育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实际服务供给,仍然存在大量缺口。由于全国仍有近3亿农民离开农村,外出打工,留下近700万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留下大量留守妇女(2015年推算约有4700万)。农村老人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国在2014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12亿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其中约六成生活在农村。可见,农村的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群体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与此相关的儿童教育、安全预防、妇女权益、文化娱乐、社会治安、老人养老、医疗保障等社会问题又是一系列的相关性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破解?如果“等、靠、要”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外力的投入,这些问题实在不知何时才能得到解决。因为我国存在69万多个行政村、180多万个自然村,如果都依赖外力注入来推动其发展的话,那该需要多么巨量的资源投入?其次,农民的主体性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与发挥,这种不是依靠自己双手而仅靠外部资源“恩赐”的发展模式也无法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幸福生活。事实上,我们无法对任何一个地域或人群仅仅依赖外来资源的注入去解决其社会问题。就算能得到一时的解决,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资源和外力难以持续,而社会问题是会层出不穷的。尤其是“三农”问题,由于涉及面广,性质复杂,相互关联度高,通常不存在所谓“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最为根本的,是要发展村庄的内生动力,让其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当然,培育与发展内生动力并非拒绝外力。最好的外力支持并不是那种一次性给予的,之后将仍会变成不可持续。最好的外力应该是搭建渠道、输入“活水”,比如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智慧输入、金融现金流的输入、与外界合作渠道的搭建等,是对村庄成长的一种更为长久的陪伴或永续陪伴。

那么如何发展村庄的自生动力呢?从全国各地的实践看,农民合作组织就是可产生内生动力的发动机。本章将以两个典型案例来探讨和说明这一问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