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AP协议
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是由摩托罗拉(Motorola)、诺基亚(Nokia)、爱立信(Ericsson)等公司最早倡导和开发的,它的提出和发展基于在移动设备中接入互联网的需要。WAP是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提供了一套开放、统一的技术平台,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很容易地访问和获取以统一的内容格式表示的互联网或企业内部网信息和各种服务。通过WAP,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接入互联网,真正实现不受时间和地域约束的移动电子商务。
(二)移动IP
移动IP(Mobile IP,其中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表示网际互联协议)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IETF)在1996年制定的一项开放标准。它的设计目标是能够使移动用户在移动自己位置的同时无须中断正在进行的互联网通信。移动IP现在有两个版本,分别为Mobile IPv4(RFC 3344)和Mobile IPv6(RFC 3775)。目前广泛使用的仍然是Mobile IPv4。移动IP主要使用三种隧道技术(IP的IP封装、IP的最小封装和通用路由封装)来解决移动节点的移动性问题。
(三)蓝牙技术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它是由爱立信、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英特尔、诺基亚和东芝五家公司于1998年5月联合推出的一项短程无线连接标准。该标准旨在取代有线连接,实现数字设备间的无线互联,以确保大多数常见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之间可方便地进行通信。蓝牙作为一种低成本、低功率、小范围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使移动电话、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电脑打印机及其他计算机设备在短距离内无须使用线缆进行通信。蓝牙支持64kb/s实时话音传输和数据传输,传输距离为10~100m,其组网采用主从网络。蓝牙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与手机的蓝牙连接。
(2)蓝牙耳机代替手机的有线耳机。
(3)手机借助蓝牙无线连接电脑。
(四)无线局域网(WLAN)与Wi-Fi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是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技术取代旧式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www.xing528.com)
WLAN必须有无线AP(Access Point),即接入点,又称无线局域网收发器,是无线网络的核心。目前笔记本电脑PDA及智能手机都带有无线模块,只要在AP覆盖的区域内,进行适当的设置,就能连接无线网络。WLAN以其灵活性、移动性、规划容易、易扩充、费用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比起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有易受干扰、距离有限等缺点。
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是一个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之间的互通性,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简单来说,Wi-Fi就是一种无线联网的技术,以前通过网线连接电脑,而现在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连接网络。
(五)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是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在GSM系统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移动数据通信技术标准。它是利用“包交换”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GPRS是2.5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的联网方式,具有数据传输率高、永远在线和仅按数据流量计费的特点,但是它传递的速率有限,随着4G的普及,这种上网方式会逐步退出。
(六)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1.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4G)集3G与WLAN于一体,且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功能比3G更先进。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数据,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 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2.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联盟(NGMN)对5G的定义是:“5G是一个端对端的生态系统,可带来一个全面移动和联网的设备。通过由可持续商业模式开启的具备连贯体验的现有和新型的用例,它增强了面向消费者、合作者的价值创造。”5G技术相比4G技术,其峰值速率将增长数10倍,从100Mbps提高到数10Gbps。
5G网络并不会独立存在,它将会是多种技术的结合,包括2G、3G、LTE、LTE-A、Wi-Fi、M2M等。换句话说,5G的设计初衷是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如物联网、联网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和沉浸式游戏。不同于4G,5G网络有能力处理大量的联网设备和流量类型。如在处理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任务时,5G可提供超高的速度连接。而面对传感器网络时,它就只会提供低数据传输速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