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要雇佣劳动力并支付工资的是厂商。这里以完全竞争的厂商为例说明。所谓完全竞争厂商是指同时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的厂商。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的基本性质:产品的供求双方人数很多,产品没有任何区别,产品供求双方具有完全信息,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基本性质:生产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生产要素没有任何区别,生产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生产要素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比如,大米加工厂A是完全竞争厂商,就意味着在产品市场上,A作为大米的生产和售卖方,在大米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即:市场上有很多厂家生产并销售完全一样的大米,也有很多消费者需求大米;单个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决定大米的价格,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上大米的价格。同时,A作为生产要素的需求方(要购买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也是完全竞争的,即:劳动力的需求方厂商和劳动力的供给方都很多;劳动力的劳动熟练程度都没有区别;单个的劳动力供求方都不能决定劳动力的价格,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在这样的前提下,A厂商应该雇佣多少劳动力才能保证自己利润最大化呢?假定要素市场上每单位劳动力的工资是2000元,产品市场上每公斤大米的价格是50元(单个厂商和劳动力都不能改变既定的市场价格)。A厂商已经雇佣到第5位工人,这时A厂商增加的成本是第5位工人的工资2000元;而这第5位工人相对于第4位工人,增产了60公斤大米,给厂商增加了3000元的收益(劳动的边际产量(MPL)60公斤×大米的单价(P)50元/公斤=3000元);厂商雇用这第5位工人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赚了1000元,说明厂商应该继续增雇工人到第6位。厂商雇佣到第6位工人,这时厂商增加的成本是第6位工人的工资2000元;根据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工人数量增加,工人带来的边际产量(MPL)是递减的,相对于第5位工人,第6位工人增加的产量只有40公斤大米,增加的收益是40公斤×50元/公斤=2000元;厂商雇佣第6位工人的收益=成本,不赚不赔。如果再增雇到第7位工人,厂商增加的成本仍是2000元工资;但第7位工人只增加产量30公斤,增加的收益只有30公斤×50元/公斤=1500元;厂商雇佣第7位工人的收益<成本。所以厂商要使利润最大化,只能雇佣6位工人:多了,则厂商亏损;少了,厂商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工人数量。理解这个例子的关键是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在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达到最高点后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也称之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以上举例分析见表6-1。
表6-1 A厂商的劳动力需求的成本-收益分析
(www.xing528.com)
从这个例子可以得出单个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原则是: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的边际收益。即:完全竞争厂商每增加一单位劳动力所增加的成本(工资W)=这单位劳动力所创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L·P)。
单个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右下倾斜的曲线,即:如果劳动力的价格——工资越高,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少;如果劳动力的价格——工资越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如图6-2(a)所示。假定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包含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都具有相同的规律:劳动力的价格——工资越高,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少;劳动力的价格——工资越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因此,将所有这些厂商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就得到整个劳动力市场总的需求曲线,如图6-2(b)所示。
图6-2 单个劳动力需求曲线(a)和整个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