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企合作:实现“双赢”,推动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实现“双赢”,推动人才培养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是一种“双赢”模式。再次,由于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由此提高了企业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会计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开展师资队伍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为政行企校联动推进人才培养工程中最大的赢家。

校企合作:实现“双赢”,推动人才培养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然而,直到目前,仍有很多学校沿袭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著名教育学家吕型伟曾撰文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大纲多年不变;单纯的知识教育,旧有经验的复制,忽视实践,没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忽视人文教育,没有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等。长期以来,我们旧有的观念往往认为,办教育是政府、学校的事,和企业没什么关系。这种观念造成了“职业教育”与“职业”相脱节,导致企业经常面临“用工荒”,而学校则“出口不畅”,学生毕业即失业。

其实,国家早已意识到职业教育沿袭传统教育的弊端。2002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要求职业院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这种通过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摸索新教育模式,逐步形成的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即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让学生毕业即可就业。这就是校企合作模式,是不少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改革探索已经证明,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问题以及职业教育的出路问题,也满足了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市场迫切需要专业技能人才;同时,教育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传统教育模式也注定将被革新,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被提上议程。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五条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再次强调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决定》首次提出企业要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并将以政府购买服务或税收优惠等方式给予支持。《决定》还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要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表明国家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办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企业的事。企业办学不应狭义地理解为出资兴办学校,还应包括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如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接收学生实习、派遣技术人员教授实训课等。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是一种“双赢”模式。

这种“双赢”经过我校会计专业的建设得到了印证,而且不止于“双赢”,而是政行企校各方“多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是2014年5月2日发布的,当时,还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当中的我们,欣喜地发现,国家提出的六大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举措中,“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落实政府职责”举措,正好与我们会计专业建设“政行企校联动”的思路不谋而合。快人一步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我们会计专业建设制胜的法宝。首先,河池市人民政府切实承担起了主要责任,一方面委派市委副秘书长兼任学校校长,确保了我们学校和专业建设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无论是制度上,还是建设上,学校和专业建设的人才、场地、资金等都能得到政府的及时扶助、及时解决,确保了建设的稳步推进。其次,河池市会计协会履行了行业的指导、评价和服务等职责,提供了会计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等;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等方面,更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再次,由于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由此提高了企业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这种实惠与利益具体表现在: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感受到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能降低劳动力成本。另外,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还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与此同时,学校会计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开展师资队伍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为政行企校联动推进人才培养工程中最大的赢家。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我们的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工作的能力,学生在工作、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切身体验了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毕业与就业接轨。校企合作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学生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也有助于整个家庭逐渐脱离贫困。这也是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家庭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方式之一,更是政府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行企校联动”,政府和行业主要起推动和指导作用,学校和企业才是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主体。校企合作的方式、内容以及深度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成效。在实施“政行企校联动”培养会计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基于“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厚德正行、强技精技”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河池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优秀的会计基础核算人才。(www.xing528.com)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认识观念的制约,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直被认为是普高选择的淘汰品,是一些品行不够端正、学习能力差、纪律约束差的“问题少年”,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当然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由于招生体制的变化,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确实问题多多。由于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原因,很多中职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普遍不够扎实,在为人处世、诚实守信、责任担当、勤勉敬业等方面更是表现不佳。可以说,这些问题跟一些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有直接关系。作为培养一线会计人员的主阵地,有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存在“让学生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是好的教育质量”的观念,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往往简单地由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理论课程来代替。有的认为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学生在求学阶段的精力应当放在学好专业技能上;有的甚至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既虚又空,没有一个评估标准,无法检验其教学效果,没有实际意义等。从而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观念,“光成才不成人”,导致的结果是既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出口”,更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进口”以及声誉,得不偿失。

幸好,从学校开始整合建立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起,学校领导一直强调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虽然中职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但这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不矛盾。况且,这是国家教育政策规定的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2005年10月28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2014年5月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中注重以德育人,抓好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古人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之说,而“传道”是放在首位的,这也是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就业性,众多企业都需要那些笃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责任心,忠诚企业,既愿长期为企业服务,又能任劳任怨的员工。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90%以上的企业对会计应聘条件都将职业道德素质(包括遵纪守法、勤政廉洁、服从安排、团结协作、顾全大局)这一条件列在首要,其次才是业务素质(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基本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计算机应用操作),学历和专业(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的财务管理会计学等经济或管理类专业),职称、年龄、工作经历等。而绝大部分企业对青年就业人员的最大希望和要求就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工作责任心。一致认为经验、知识、能力,可以在岗位上、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培养,但是为人、工作责任心、诚信、忠诚等这些基本的素质必须从学校抓起,逐步形成。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一种以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财务制度、财政法规是否能够贯彻执行,更是关系到国家资金财产物资能否安全完整、能否正确使用。因而,凸显了在会计专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总会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引起了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普遍关注,从早年的“银广厦”“蓝田股份”到后来的“中捷股份”“新太科技”等会计造假事件,到近几年频频爆出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以及普遍存在的一些中小企业偷税漏税、骗保骗贷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当前我们的经济领域存在着严重问题及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缺失的事实。

因此,作为培养一线会计从业人员的主阵地,我们致力于从现代化的视角去全面认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索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全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将职业道德教育全程渗透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长期、反复的熏陶,进而养成职业道德习惯,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为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重树会计行业诚信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让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能防患于未然的有效途径。

我们的专业建设实践证明,中等职校会计专业教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会计是一个技术性与政策性很强的职业,只有在学生具备一定会计知识的同时向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中等职业学校,是担负着培养一线会计人员的主阵地,而会计专业都是法规性与制度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会计教师能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中贯穿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培养真正合格的会计人才。当我们把职业道德教育寓于学校全方位的教学活动之中,特别是在作为职业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专业教学中,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以及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通过平时的潜移默化,他们必将会习惯于这种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从而会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专业的学习,因此,能极大推动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真正有效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让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受益。可以说,正是由于以校企合作为桥梁,多方联动,厚德正行,强技精技,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得以合格输出,专业建设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