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在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修炼一般经历认知、经验习得、内化完善、应用等环节,一旦养成,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德育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德育的形式和方法可采用历史人物故事和现实教育题材树立榜样,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相结合,组织活动锻炼与道德情操养成等。德育的形式和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教育的完整系统。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方法的结果。
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学校合并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职业礼仪,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老师融入了企业文化、会计专业的职业素养,但是临近毕业,部分学生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坐姿、站姿,更没有机会展现职业礼仪,践行敬业精神。合并以后,学校坚持“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秉承“立德、立行、立技、立业”的校训,确立了“良心、信心、责任心;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国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三心、四爱、五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以系列化特色德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德育养成、行为养成、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www.xing528.com)
以育人为主线,深入推进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庄重严肃、内容丰富,国旗下的讲话很好地联系了重大节日、热点问题等,让学生受到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精神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法规教育、专业学习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洗礼,集体诵读《中职生公约》为学生一周的生活加油鼓劲儿。每天在教室和广场开展的晨读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一个文化活动品牌,广场晨读形式多样,朗朗的读书声成为学校每天早晨最动人的声音。“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每个教学部一支“两龙一狮”的龙狮队,一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运行机制已形成,2017年4月26—27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活动课交流会在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举行,学校组织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展示,让与会领导嘉宾充分领略到了民族文化活动的独特魅力。2017年12月24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龙狮队首次参加广西第四届大学生龙狮锦标赛,在“传统南狮”和“舞龙”两个项目的比赛中均获得三等奖。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改革创新在专业课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如课程考查由素养、知识、技能等方面构成),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团、公益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基地进行职业素养训练和职业体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学校注重德育教育的大环境下,不仅提升了个人职业素养,而且德育教育成效也大有提升,多数毕业生也获得了企业的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