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要进一步加大精神扶贫工作力度,结对帮扶干部要持续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感恩教育,引导贫困户克服消极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树立困难群众脱贫的信心,激发困难群众持续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学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当地政府给予政策鼓励,培育当地产业发展示范企业,招商引进外地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示范龙头企业的引领和规模化经营,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广大贫困户自觉加入发展脱贫产业,稳定增加家庭收入。在当地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培养一批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逐步实现当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职业化和规范化。发挥农民群众在专业合作社建设与经营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当地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和有威望的致富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围绕产业发展创立专业合作社,吸引有发展理念、投资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在当地创办农业企业,通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示范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院校要牢固树立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工作理念,深入调研当地的自然资源、种养业基础和其他发展要素,着眼长远市场遴选产业方向,既要发展有潜力的中期和长期产业,也要形成“短、平、快”的短期产业,重点发展前景好、带动强、成效好的特色产业,在当地形成全局性、持续性的扶贫产业体系。要充分结合脱贫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扶贫产业急需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开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攻关,逐步形成一系列适合贫困地区推广的优良品种和高效技术,切实增强科研成果在产业扶贫一线的推广应用。针对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实际,在全村、全镇乃至全县全局性考虑每户脱贫产业发展措施,以规模化经营为主线,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统筹进入企业生产基地,科学制订产业帮户计划,有效落实各项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项目和技术扶持,以产业发展实现持续脱贫致富。(www.xing528.com)
农业院校选派的帮扶干部要经常性地走访慰问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脱贫进展情况、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帮扶需求和愿望,与贫困户一起谋划持续脱贫致富的措施办法,努力帮助贫困户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帮扶干部要在贫困群众中积极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和社会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对国家实施的扶贫项目、社会采取的扶贫措施以及取得的扶贫成效有所了解,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帮扶,引导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围绕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也要加强对已脱贫贫困户的沟通联系和结对帮扶,引导非贫困户积极发展致富产业,在政策上与贫困户得到同等的产业扶持措施和发展补贴。同时,农业院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扶贫工作的需求,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工资待遇、工作量核算、工作经费使用、交通差旅和工作补助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贫工作保障激励措施,引导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科技服务、精准扶贫工作,为下派的扶贫工作人员安心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