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枝定界法解决整数规划问题

分枝定界法解决整数规划问题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分枝定界法的提出解决了整数规划的求解问题。分枝定界法是20 世纪60 年代初由Land Doig 和Dakin 等人提出的,它适用于解纯整数或混合整数规划问题。例4-2用分枝定界法求解纯整数规划问题:解首先不考虑整数约束④,得到相应的线性规划问题B:用单纯形法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x1=3.25,x2=2.5,max z=14.75。B1,B2仍没有满足整数条件,需要继续分枝,这时的下界依然为上界为对 B1继续分枝。分枝定界法的过程如图4-4 所示:图4-4

分枝定界法解决整数规划问题

线性规划中,变量 xj是在一个连续范围内取值的,因此可行解的个数为无限多个。而在整数规划中,变量只能取离散的整数值,可行解的数量是有限的。从有限多的可行解中寻找最优解,最笨的也是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枚举法,即把问题的解全部列举出来,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最优解。但对于一般整数规划问题来说,可行解的总数随变量的增长成指数倍增长,使枚举法失去意义。此时,分枝定界法(brach and bound method)的提出解决了整数规划的求解问题。

分枝定界法是20 世纪60 年代初由Land Doig 和Dakin 等人提出的,它适用于解纯整数或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其求解步骤如下:

第一步:令整数规划模型为A,首先不考虑整数约束条件,求相应线性规划模型B的最优解。若B 没有可行解,则A 也没有可行解,计算结束;若B 有最优解且符合A中的整数约束条件,则B的最优解为A的最优解,计算结束;若B 有最优解,但不符合A的整数约束条件,转第二步进行计算。

第二步:用观察法找A中的一个整数可行解,一般取xj=0(j=1,2,…,n)试探,求得目标函数值作为下界;不考虑整数约束条件得到的B 模型的最优目标函数值作为上界,使整数规划A的最优目标函数值 z*符合以下条件:

第三步:分枝。在B的最优解中任选一个不符合整数条件的变量 xj,令 xj=bj,以[bj]表示小于 bj的最大整数,构造两个约束条件:

将这两个约束条件分别加入问题B,得到两个后继问题 B1和 B2,不考虑整数约束条件求解这两个后继问题。

第四步:定界。以每个后继问题为一分枝标明求解的结果,并与其他问题的解进行比较,找出分枝中最优目标函数值的最大者作为新的上界;再从已符合整数条件的各分枝中,找出目标函数值的最大者作为新的下界,若无整数解,则取

第五步:比较与剪枝。各分枝的最优目标函数中,若有小于者或无可行解者,则剪掉这枝(用打×表示),即以后不再考虑了;若有大于z 者,且不符合整数条件,则重复第三步,一直到得到为止,得最优整数解 x*

例4-2 用分枝定界法求解纯整数规划问题:

解 首先不考虑整数约束④,得到相应的线性规划问题B:

单纯形法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x1=3.25,x2=2.5,max z=14.75。这时上界z=14.75,下界

由于 x1=3.25,x2=2.5为非整数解,取 x2=2.5构造两个分枝。由[2.5]=2,则两个分枝为:x2≤2,x2≥3,分别加到B中构成两个后继问题 B1,B2:(www.xing528.com)

如图4-2 所示,即把原来的可行域分为两部分,把中间没有整数解的部分切割掉,缩小搜索范围。

图4-2

对 B1,B2求解,B1的最优解为:x1=3.5,x2=2,max z=14.5;B2的最优解为:x1=2.5,x2=3,max z=13.5。

B1,B2仍没有满足整数条件,需要继续分枝,这时的下界依然为上界为对 B1继续分枝。 B1中只有 x1为非整数,取 x1=3.5进行分枝,构造两个约束分别为:x1≤3,x1≥4,得到两个新的分枝 B11,B12

其可行域如图4-3 所示。对 B11进行求解,得 x1=3,x2=2,maxz=13;B12的最优解为x1=4,x2=1,maxz=14。

图4-3

这时得到的满足整数约束条件的新的目标函数值为14,大于 B2分枝的目标函数值,因此分枝 B2不需要再分枝了。这时下界为上界为因此该整数规划的最优解为x1=4,x2=1,max z=14。

分枝定界法的过程如图4-4 所示:

图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