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三个环节,确保责任落实、措施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确保按时全面脱真贫、真脱贫。
坚持标准程序,确保扶贫对象精准。严格执行“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信息比对、两公示一公告、签字确认、录入系统”的识别程序,以精准为第一要务对贫困人口进行动态调整,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贫困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进行建档立卡跟踪管理。截至2020年,全州共登记建档立卡贫困户17.36万户75.14万人、边缘户0.77万户2.91万人。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和收入达标标准,扎实开展“错评、漏评、错退”专项治理和“查漏补缺”,举一反三查找建档立卡户识别不够精准的问题。2014年至2019年,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因素致贫的10063户40645人新识别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建档立卡管理,努力做到应纳尽纳,严把“精准识别关”。
坚持因户施策,确保措施到户精准。围绕贯彻“一村一方案、一户一措施”,大力组织开展“全面回头看、精准定措施”活动,对所有已脱贫、未脱贫建档立卡家庭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及非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逐一落实“十个再一次”,扎实开展“逐村逐户征求意见、逐人逐项精准措施”工作,切实把每一户的情况和措施搞清楚、搞透彻,提高工作精准度和群众满意度。突出“全面”、力求“精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探索建立并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四逐四准”工作(逐村逐户征求意见、逐人逐项精准措施和围绕精准找问题、突出精准搞调研、坚持精准定措施、确保精准抓落实),精准掌握全州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确保了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全州共6.06万名帮扶干部参与了4轮次的“四逐四准”,对全州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走访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确保项目安排精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关于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的意见,围绕脱贫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收入标准,因地制宜规划入库一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住房和饮水安全等项目。2017年,已累计完成入库项目11497个,预算总投资323.88亿元,已实施项目7407个,到位资金251.36亿元,可覆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2.86万户180.88万人次。(www.xing528.com)
坚持流程规范,确保资金使用精准。全面落实扶贫资金瞄准贫困农户和精准用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基本准则,以精准帮扶措施为抓手,围绕“村申请、乡(镇)汇总申报、县审批、省市(州)备案、乡级报账”流程,深化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改革,全面下放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权限,推进扶贫资金使用更加精准。同时针对边远、资源禀赋匮缺的贫困村,积极采取“飞地”产业扶贫、跨界入股、资产收益扶贫等扶贫资金投入方式,健全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扶贫增收渠道,全面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2012年至2020年,黔西南州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2.33亿元。
坚持选优配强,确保因村派人精准。坚持尽锐出战,推动脱贫攻坚力量不断下沉。截至2020年,全州各级党政一把手、“四大班子”成员、相关部门主动聚焦脱贫攻坚,层层凝聚强大攻坚合力,下派629名第一书记和3287名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成员驻村帮扶,实现所有贫困县、乡、村都有挂帮领导,所有贫困人口都有帮扶干部。
坚持退出标准,确保脱贫成效精准。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收入达标标准,对符合退出条件的严格按脱贫退出程序进行公示公告、农户认可后予以退出。同时,对2014年至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拉网式普查,扎实开展“回头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回头帮”。按照贫困村退出标准,逐村排查核实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等达标情况,逐项补齐短板。按照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开展排查,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部署,着力抓好脱贫攻坚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逐项完善退出资料,确保退出有据可寻,做到账实相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