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贵州“三山”贫困地区中的麻山腹地,土地贫瘠、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石漠化严重,“八山一水一分田”是长顺的真实写照。2014年,全县贫困发生率为36.06%,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长顺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实行集中领导、协同作战、分兵把关、分段推进的工作机制,“四线合围”打赢脱贫攻坚战。
截至2019年,全县6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减贫19405户83532人,贫困人口减少至1443户297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9%。2020年1月,在全省贫困县退出评估考核中,取得了“零漏评、零错退、认可度99.87%”的成绩,在贵州省接受评估考核的24个县中位居第一。同年3月,长顺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全面小康一个不少、一个不掉队”的目标。
党政统揽抓全局。长顺县强化“双组长”和“双指挥长制”,构建县级总指挥部、南北两大战区、7个乡镇前线指挥部、13个县级工作专班、88个村(居)攻坚队、1235个网格的“1+2+7+13+88+1235”立体式扁平化作战体系,500余个党组织、8000余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历练党性、接受洗礼,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立体高效”的指挥调度和推进实施体系。
业务精准抓推进。长顺县坚持精准施策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结合贵州省“1+10”和“四场硬仗”等政策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制定各类专项攻坚方案100余个,构建了连天线接地气的政策支撑体系。13个专班“清单式”指导、“全景式”培训、“常态化”督查,让基层一线攻坚队、挂帮干部精准施策、“照图施工”“对症开方”,做到精准管理、严格把关、动态监测,确保过程规范、群众认可,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铁皮石斛产业助农增收(贵州省乡村振兴局/供图)
长顺县坚定不移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始终把农村产业革命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以调减低效产业为主线,按照“北攻果蔬、南强畜禽”的思路,坚持“山林山坡养畜禽、低丘缓坡种水果、平地坝区种蔬菜”的山地立体高效农业发展模式,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扫一扫,看报道
“‘四轮’驱动 跑出‘加速度’”
“四级联动”布产业。充分依托脱贫攻坚的指挥作战体系和工作体系,坚持县、镇、村、组“四级联动”,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深化“长顺做法”,更加突出优势农业产业和单品优势,主攻绿壳蛋鸡、精品水果、优质蔬菜、生猪、食用菌、刺梨六大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县级突出抓好32个500亩以上坝区和长广线、S209、摆代线、G321四条产业带的产业结构调整;乡镇突出抓好500亩以下坝区发展和辖区内主要产业带的产业结构调整;村级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三个一”工程,在每个村发展一个200亩以上规模的种植基地、一个规模养殖基地、一个村集体经济实体;组级大力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三小庭院经济”。
“四级责任”推产业。落实县、镇、村、组四级责任抓农村产业革命的责任机制,把农村产业革命与脱贫攻坚一体部署、一体推进。针对主导产业实行专班“班长制”,明确由1位县委常委或副县长领衔推进工作;针对500亩以上坝区实行“坝长制”,按照“一个坝区、一名县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机制全力推进;针对镇(乡、街道)产业基地实行“书记镇长”负责制;针对村组示范点实行“攻坚队长”负责制,扣紧各级干部的责任链条,让务实作风深入到坝区的田坎上、群众的心坎上。(www.xing528.com)
扫一扫,看报道
“长顺绿壳鸡蛋:鸡蛋中的‘人参’”
“四项保障”强产业。研究出台《长顺县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脱贫攻坚“夏秋决战”农村产业革命“3+1+1”工作方案》等系列配套措施,为产业革命提供了坚实政策支撑。此外,积极争取上级产业资金、贵阳和广州等对口帮扶产业资金2.7亿元,整合高标准农田、水利等涉农资金,为农村产业革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大力整合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力量,并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村产业革命提供高效的技术服务。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按照通机耕道、通农田水、通生产电和土地平整的“三通一平”的标准,对32个坝区分批次进行统一基础配套,让龙头企业“拎包入住”。
“四好农村路”筑根基。长顺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道为支撑、县乡公路为脉络、村组硬化路为毛细血管的“内优外快”交通网络,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996.78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611.87公里,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交通大会战,彻底改变了长顺县有区位无交通的发展困境,天堑变通途,山区变成了“平原”,交通区位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在“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中,长顺始终坚持发展大计与人民共商、美丽家园与人民共建、社会事务与人民共管、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四共”机制,积极引导和组织群众参与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以“四共”促“四好”,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建,人人有责人人享”的良好局面。“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投入交通基础建设资金50.8亿元,实现农村公路“建管养运”7个100%:建制村100%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100%通客运,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100%通串户硬化路,乡镇100%通公交,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四级路长制100%。
扫一扫,看报道
“‘背篼干部’再谱脱贫新篇”
帮扶全面抓落实。长顺县充分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直、省直、州直机关定点对口帮扶机遇,汇聚社会各界帮扶力量,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扶贫协作关系,形成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联动格局。各帮扶单位累计帮助解决资金近5亿余元,派驻帮扶干部100余人次;社会各界累计捐赠资金、物资、项目等4000余万元;100余家县直部门挂帮84个村(居),3653名干部结对帮扶2.08万户贫困户,做到“户户有帮扶措施、人人有脱贫门路”“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监督到位抓作风。长顺县建立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组建常态化督查、重点专项督查和干部纪律作风督查3个督查考核组,分别由长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和县纪委书记亲自挂帅。围绕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每月开展一次督查指导、出具一次问题清单、抓好一次“回头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累计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优秀干部80余人。
(供稿:长顺县乡村振兴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