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焦贫困地区攻克难中之难,罗甸县创新扶贫新路

聚焦贫困地区攻克难中之难,罗甸县创新扶贫新路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甸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难点重点,在攻坚战法、力量配置、资源聚合、资金投入上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攻克坚中之坚、难中之难,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罗甸县采取“六个到村”“七个到户”举措,做到“村有施工方案、户有帮扶措施、人有脱贫门路”。其中广州市2.21亿元,国投公司0.63亿元,贵阳市1.59亿元,省直部门、企业0.25亿元,黔南州直部门、企业和州内县市0.4亿元,“扶贫日”捐赠0.11亿元。

聚焦贫困地区攻克难中之难,罗甸县创新扶贫新路

罗甸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难点重点,在攻坚战法、力量配置、资源聚合、资金投入上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攻克坚中之坚、难中之难,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始终坚持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着力强化使命担当,强化责任落实。罗甸县建立完善“1+3”作战指挥体系,即组建一个作战指挥中枢,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面完善攻坚体系,设置指战、作战、督战三大战斗模块。全县划分为10大战区,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县委常委担任指挥长,部门“一把手”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村级攻坚“第一队长”,下派驻村干部1998名,切实做到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在此基础上,罗甸县全面推行网格管理,34名县级领导干部包保10个乡镇(街道)26个片区,78个挂帮部门包保177个村,1998名网格员包保1671个网格,5989名干部包保29646户贫困户。

始终坚持把精准方略贯穿始终,着力下足绣花功夫、提升脱贫质效。为系牢精准识别“第一粒扣子”,罗甸县开展全员人口筛查、“四大提升”、全面普查、专项治理等行动12次,对贫困对象进行动态监测,开展“回头看”,对重点人群100%排查核实,及时纠偏补漏,不断提高识别精准度。

罗甸县采取“六个到村”“七个到户”举措,做到“村有施工方案、户有帮扶措施、人有脱贫门路”。探索“五个三”举措,建优项目库,提高资金使用绩效。2014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脱贫攻坚资金123.02亿元,其中交通建设15.57亿元、教育保障14.27亿元、水利7.83亿元、住房保障3.47亿元、民政救助6.18亿元、医疗保障11.8亿元、产业发展12.83亿元、移民搬迁及后期扶持26.76亿元、电力及通讯建设5.37亿元、其他脱贫攻坚专项经费18.94亿元。

扫一扫,看报道
“大关闯‘关’脱贫记”

扫一扫,看报道
“麻怀村:千锤万凿出深山 隧道连通小康路”

始终坚持把目标标准盯紧盯牢,集中优势力量全面补短强弱。

一是全力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硬仗。罗甸县下大力气完善交通路网,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00%行政村通水泥路、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县级整合和自筹4.26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72%提高至99.7%;大力实施城乡电网升级改造,推进“三网融合”,4G网络、宽带基本实现村村通

二是全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罗甸县累计投入资金26.76亿元,高标准规划建成安置点13个,安置房9796套,全面完成39852人搬迁任务。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罗甸县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县内就业5927人、外出务工就业12454人。

三是全力打好产业就业扶贫硬仗。罗甸县组建精品水果蔬菜桑蚕、生态畜禽等6个专班,分别由一名实职副县级领导领衔具体抓,强力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以500亩以上坝区和1000亩以上连片坡耕地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火龙果脐橙百香果等特色产业,建成产业基地186个,其中500亩以上高标准蔬菜基地6个、1000亩以上精品水果基地18个、规模养殖场97个。完成退耕还林8.72万亩,兑现补助资金4107.1万元,受益贫困户5734户25439人;发放公益林补助资金7985.03万元,受益贫困户13669户59737人。紧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两类重点对象”,实施全员技能培训34968人次,基本实现每个劳动力掌握1门以上就业技能目标。聘请“带头能人”负责管理,着力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全县外出务工贫困人口达3.8万人。开发生态护林员、就业扶贫专岗等“10类”扶贫公益岗位5200个,解决4925个家庭增收脱贫。兑现“一次求职创业”等“7类”补贴资金1898.64万元,惠及14064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麻山腹地高效蔬菜产业园(班积辉/摄)

扫一扫,看报道
“火龙果成为富民增收‘致富果’”(www.xing528.com)

四是全力打好“三保障”硬仗。罗甸县持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累计投入资金8.23亿元,切实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子女等重点人群“零障碍”入学;落实义务教育“8+1”控辍保学措施,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因贫辍学失学;开通“绿色通道”,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达11.37万人次。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等便民措施。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550户、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3056户,同步配套“三改”2925户,全面完成农村住房安全鉴定,全面消除农村危旧住房;全域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串寨串户路909公里,改厕24059户,改厨18501户,改圈8126户,村庄和农户环境卫生大幅度改观,群众认可度大幅度提升。

始终坚持把帮扶力量用好用足,着力推动多方协作,凝聚攻坚合力。罗甸县加快推动形成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区、海珠区、南沙区等4个区71个街道(部门、企业)分别与71个深度贫困村结成对子,贵州省2家、黔南州8家国有企业分别结对帮扶7个乡镇,县内100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结对帮扶100个贫困村。

2014年至2020年,扶贫协作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达5.19亿元,涉及项目224个,直接受益人口21965户83470人。其中广州市2.21亿元,国投公司0.63亿元,贵阳市1.59亿元,省直部门、企业0.25亿元,黔南州直部门、企业和州内县市0.4亿元,“扶贫日”捐赠0.11亿元。

罗甸县从广州、贵阳等地引进企业17个,并已建成投产。组织1140名贫困人口到广东就业,1318人到贵阳就业。着力打造成贵阳市“菜篮子”“果盘子”“生态畜禽基地”,贵阳市累计销售罗甸农副产品约2.2万吨、活禽约9万羽。

罗甸县借助广州、贵阳等地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组团式”开展结对帮扶。广州市23所中小学结对帮扶罗甸县23所中小学,并合作开办了“罗甸越秀班”;贵阳市26所中小学结对帮扶罗甸25所中小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与罗甸一中、民中等5所学校分别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等12家医院与罗甸县乡医疗机构,贵阳市12家医院与县内11家医院(含乡镇卫生院)分别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先后派出学科专家51人到罗甸医疗帮扶。国投公司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500人次,引入何氏眼科医院与县医院共建医联体,实施“眼科医疗·精准扶贫”项目,开办“国投罗甸励志班”免费培养罗甸医疗人才。

始终坚持志智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罗甸县采取县级巡回宣讲、部门季度宣讲、村级常态宣讲等措施,深入宣讲解读教育、医疗、住房等惠民政策,不断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大力宣传当代“女愚公”邓迎香先进事迹,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意识和愿望。

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摆在首位,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锻造坚强组织。罗甸县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十三五”期间,完成排查整顿53个基层党组织。建立村干部动态调整机制,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想方设法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投入资金4200万余元,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是锤炼过硬作风。罗甸县建立“无会日”等制度,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抓落实。严肃脱贫攻坚“战时纪律”,出台“10条禁令20不准”,完善脱贫攻坚督考办法和问责办法,以铁的纪律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三是精准攻坚打法。罗甸县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培育农村党员带富能手530人,带动实施产业项目700余个。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开展“四带”创业活动,17名干部创办特色种养基地17个。将党组织建设延伸到产业链中,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177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