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瓮安县创新提出并先行先试的“三下沉五示范”案例,以地方实践探索的形式入选由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编写的《脱贫攻坚前沿问题研究》教材,是贵州省唯一入选案例。
干部下沉,做群众身边的自家人。率先探索实施“乡村网格化”工作机制,按照30—50户农户为一个网格,把全县划分为3166个网格,下派2805名县乡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整合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等力量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每一个网格都有一名干部长期稳定包保,全面负责网格中的所有农户,做到网格内农户有人管、不失控,群众有事找干部。
下沉干部到农户家和农户一起做事情,一起扫院子、糊墙,一起抓春耕备耕、采收菜籽、下田插秧,一起抗旱情抗洪灾,以干部动手让群众动情。立案受理转责单位处理的信访事件共813件,处理疑难信访事项8件。通过脱贫攻坚,干部的作风得到锤炼,为民初心更加坚定,与群众感情更加亲密。
服务下沉,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坚持以新时代“三农”工作为主要抓手,深入开展干部连亲活动,让网格员在宣传党的政策的同时,认真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保障、饮水安全等各项惠民政策,并深度参与到所包网格内户籍人口管理、乡村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事务等社会治理工作中,及时解决群众合理需求。
考评下沉,让群众当好评判人。制定《瓮安县下沉驻村工作问责办法》,按照机关工作占70%、下沉驻点工作占30%的要求对下沉帮扶单位和帮扶个人进行考核。
以“产业示范”促持续增收。按照茶叶、蔬菜(辣椒)、生态畜牧为主导产业,烤烟、中药材、精品水果为特色产业的“三主三特”农业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生态双增行动,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推进“村社合一”,共打造农业产业示范点455个,培育“村社合一”示范点5个。(www.xing528.com)
以“环境示范”建美丽乡村。按照全面小康标准,实施乡村硬化、美化、亮化工程。建成村级卫生公厕247座,完成改厕16453户、改厨12147户、改圈5856户,硬化农户院坝和入户路60余万平方米,安装庭院路灯31516盏,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实现全县105个行政村(社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100%全覆盖。
以“文化示范”筑精神家园。建成文化馆分馆13个、图书馆分馆1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2个、村级文化舞台27个,开展“幸福进万家·瓮水长歌文化精品乡村行”演出1373场次,设立“家庭荣誉墙”33面、“文艺荣誉墙”15面。有效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以“治理示范”创社会和谐。全面推行“农事村议”,建立596个议事小组、246个社管委,以村民小组或自然寨为单位组建理事会1129个。在全县实行“示范挂牌”,通过开展产业发展、孝老爱亲、遵纪守法、庭院清洁等各类示范户选树工作,共选出各类示范户5896户。
以“组织示范”强基层基础。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逐步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和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选派34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调整优化57名村级党组织书记,39个村(社区)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申报创建“五星级”党支部239个,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调整有违纪违规的村支“两委”干部。创新实施“三支部”组织机制,打造“三支部”示范点13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