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兴旺,书写毕节传奇

产业兴旺,书写毕节传奇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当地脱贫的一道“必答题”。产业兴旺成为脱贫攻坚的“先手棋”,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毕节人“不认输”,每一寸土地都格外珍惜,“巴掌大的地方也要种上苞谷”。厚植生态底色,乘着全省“来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的东风。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不断书写传奇,一个多彩的毕节跃然而起。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的脱贫攻坚进入快车道。而今的毕节,处处是传奇。

产业兴旺,书写毕节传奇

骄阳似火,大方黄泥塘镇的辣椒迎来成熟季。

群山苍翠,甘棠村的村民们正在忙碌地采收,火红的辣椒装满竹筐。“原来种苞米,一亩地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种的‘皱椒’,可有名气哩,老干妈、郫县豆瓣酱都从我们这收货。”

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当地脱贫的一道“必答题”。

“土壤含碱度高,日照充足,这里种出的辣椒,色泽红亮,香而不辣,符合大众化口味,因此将辣椒定为发展的主导产业。”黄泥塘镇有关领导介绍到。

大方皱椒,有着“椒中之骄”的美名。长期以来,当地村民只是房前屋后栽种,供日常食用。变“为吃而种”的小农经济为“为卖而产”的市场经济,大方县下了不少功夫,专门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辣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思路一变天地宽。产业兴旺成为脱贫攻坚的“先手棋”,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2018年,大方县脱贫出列。

扫一扫,看报道
“乌蒙产业兴小康成效显”

海拔1440米,纳雍县百兴镇泥奢期村坐落在群山深处。

车行至此,空气中一股浓烈的麻香味迎面扑来。一株株藤椒迎风摇曳,一串串绿色的果实,成为生活新希望

峰峦迭起,沟壑纵横。如何发展农业产业?村民蒋弟贤带着技术和销售渠道回到家乡,“藤椒种植第二年就能开始挂果,我有信心!”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泥奢期村村支部书记曾加林说,“村里流转土地756亩,建立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按斤数算工钱,最多的一天能挣200块。”60多岁的娄高飞手拿着剪刀把藤椒从枝条上整穗采摘下来。

家门口有了产业,在厦门做流水线工人的蒋玫也回到了村里。

“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种下一片辣椒田,植上满山藤椒树,毕节人骨子里也有股“麻辣”的性格:“不怕苦,不认输”。

“春种一大坡,秋收几小箩”,曾是这里真实的写照。(www.xing528.com)

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是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势到了毕节更显陡峭。毕节人“不怕苦”,一代又一代接力,硬是在刀削般的绝壁上凿出一道“天渠”。毕节人“不认输”,每一寸土地都格外珍惜,“巴掌大的地方也要种上苞谷”。但却曾陷入“地越种越贫,人越过越穷”的怪圈。

厚植生态底色,乘着全省“来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的东风。毕节人开始重新打量起身边的“绿色银行”,不禁感慨“身在山中不懂山”。

毕节“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的自然气候,让这里物产格外丰富。辣椒地里套种猕猴桃,藤椒地里套种南瓜茶叶、刺梨长势喜人……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不断书写传奇,一个多彩的毕节跃然而起。

——38:62,这是毕节2020年的粮经作物的种植比例。

早餐洋芋,午餐土豆晚餐马铃薯”,同一样东西三个叫法,却被威宁的老百姓戏称为“三件宝”,说的是当地产业结构单一。

现在的威宁蔬果飘香,正成为云贵高原一颗升起的明珠。分拣、清洗、包装、打冷,威宁的蔬果从基地启航,直达粤港澳大湾区的百姓餐桌,经云南河口销往东南亚各国。

——55441111,这是毕节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12名毕节市委常委或副市长任组长,分别领衔推进食用菌、牛羊、茶叶等12个优势产业和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020年实现发展500万亩马铃薯、500万头牲畜、400万亩特色经果林、400万亩蔬菜、100万亩中药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高质量发展让乌蒙大地充满勃勃生机。

——12.38万,这是毕节2020年脱贫的人数。

毕节地处乌蒙山区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现象复杂。直到1984年,该地区550多万人口中,竟仍有410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贫困面高达74.5%。

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的脱贫攻坚进入快车道。一产带动二产,二产促进三产,万亩茶园香飘四方,百里杜鹃游人如织。“宁可苦干,不可苦熬”,多产业开花,毕节人正奋力奔跑,激发内生动力,撕掉千年贫困的标签。

蒙山宝,毕节珍好。而今的毕节,处处是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