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洲煤钢共同体管理与监督鲁尔煤钢工业的成果

欧洲煤钢共同体管理与监督鲁尔煤钢工业的成果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再度发生,《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授权高级机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确定西欧钢铁企业的生产配额[245],以限制鲁尔等地区钢铁生产的过度膨胀。③欧洲煤钢共同体还通过价格手段干涉鲁尔产品的分配。这一措施使军事安全委员会所担负的鲁尔煤钢工业的非军事化职责变得有名无实。事实证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北约在解决鲁尔工业国际监督问题方面是成功的,尽管这种成功也与战后世界形势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欧洲煤钢共同体管理与监督鲁尔煤钢工业的成果

自1947年以来,法国一直希望能通过一个国际组织直接介入鲁尔企业的经营。它的这一愿望最终通过欧洲煤钢共同体得到了实现。高级机构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对鲁尔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干涉。其一,控制企业的新投资。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德国人此时正在加紧对自己的工业进行生产改造。一旦改造完成,鲁尔的煤钢产品肯定会比以前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无论如何,鲁尔的现代化与扩张,将会使(欧洲其他国家)面临严重的威胁。”[242]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高级机构被授权对煤钢企业的新投资加以控制:“(高级机构将为煤钢工业)的现代化、生产的远期规划及生产能力的扩张定期制定总的目标。”“[243]如果委员会(高级机构)发现,一项计划的筹资或拟议中的设施的运行涉及与本条约相违背的补贴、援助、保护或歧视,则它依据这些理由而发表的反对意见,具有第十四条意义内的决定的效力(指执行权)。”[244]其二,欧洲煤钢共同体还可以通过生产配额制对经营权加以干涉。1950年初,由于鲁尔和其他欧洲地区的钢铁工业迅速恢复,欧洲曾一度出现了钢铁过剩危机。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再度发生,《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授权高级机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确定西欧钢铁企业的生产配额[245],以限制鲁尔等地区钢铁生产的过度膨胀。

欧洲煤钢共同体还从煤钢产品的分配入手解决鲁尔问题。为了保证德国以外的欧洲国家能公平地获得鲁尔的煤炭资源,欧洲煤钢共同体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建立欧洲煤钢共同市场,防止德国人使用不公正的或带有歧视性的做法分配鲁尔产品。条约规定:“在生产者之间或在消费者之间,特别是在价格和交货条件或运输收费及条件上实行歧视性的措施和做法,以及阻碍购买者自由选择供货者的措施或做法……都被认为与煤钢共同市场相抵触,因此,应如本条约的规定,在共同体内废止或禁止。”[246]②通过建立分配配额制度,保证在煤炭资源紧缺的状态下其他国家也能获得鲁尔的焦炭供应。《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第五十九条规定:“高级机构发现共同体在受其管辖的某种或所有的产品上正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它将此形势提请(部长)理事会注意……理事会应就高级机构的提议与之磋商,以全体一致议决,确定消费的重点,并确定如何向受其管辖的工业、出口及其他消费部门分配共同体煤钢资源,如果理事会未就(上述)提及的措施达成全体一致的决议,高级机构应不管生产的地点而依据消费与出口,在成员国间分配共同体的资源”[247]。③欧洲煤钢共同体还通过价格手段干涉鲁尔产品的分配。《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第六十条明确规定:“歧视性的做法,包括销售者在共同市场内,特别是以购买者的国籍为由,对可比的交易实行不一样的条件的定价方法应予以禁止。”[248]这一措施将保证德国企业在出售鲁尔煤钢产品时会对国内外购买者,尤其是法德两国的购买者采取一视同仁的做法。安全的鲁尔煤炭供应是法国多年来所追求的目标,《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的上述规定终于使它的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至于对鲁尔企业的非集中化,《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则在《协定与集中》一章中做出专门、详细的规定。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煤钢资源战略地位的不断下降,《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中针对鲁尔的这些规定也不再显得像以前那样重要了。不过,《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作为欧洲一体化的源起却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时至今日,人们大多已不再关注这一条约在解决鲁尔问题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但笔者必须指出的是,如果不是为了解决鲁尔问题,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不可能成立的。

就在欧洲煤钢共同体从经营等方面着手解决鲁尔问题的同时,鲁尔的军事安全问题也通过德国加入北约获得了基本的解决。(www.xing528.com)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与舒曼订立了一项秘密协定:西德的工业潜力将在“舒曼计划”的范围内用来生产纯粹作战物资。这一措施使军事安全委员会所担负的鲁尔煤钢工业的非军事化职责变得有名无实。对德占领结束后,军事安全委员会正式宣布解散。然而,有关鲁尔的军事安全问题却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1950年9月,美国在三国纽约外长会议上正式提出了重新武装西德的问题。尽管美国一再强调重新武装并不是要让欧洲防务“围着鲁尔转”,但法国依旧对此顾虑重重。为了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复活,法国于1950年10月24日提出了“普利文计划”,企图建立一支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军备、统一财政,由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统一领导的欧洲军。“普利文计划”得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大力支持,但最终却因法国自己的国民议会的否决而胎死腹中。在一番艰苦的努力之后,盟国终于找到了一条重新武装西德的办法,即将1948年签定的西欧五国《布鲁塞尔条约》加以修改,让西德加入,同时再让西德加入北约。1954年10月23日,盟国与德国达成《巴黎协议》。根据这一协议,西欧联盟将专门设立军备安全局,对包括德国在内的成员国的军备加以约束。有关鲁尔的军事安全问题最终在北约和《巴黎协定》的框架内得到了解决。

欧洲煤钢共同体所创造的平等的、超国家的机制后来为欧共体和欧盟所继承;北约则一直存在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鲁尔并没有再次成为德国独霸欧洲的工具,相反却为战后西欧的整体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实证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北约在解决鲁尔工业国际监督问题方面是成功的,尽管这种成功也与战后世界形势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