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波茨坦协议》和1946年3月的工业水平计划,德国钢铁生产能力被限制在1933年33%的水平。凡是超过这一标准的生产能力都被视作是为德国和平经济所不需的,应被立即拆迁赔偿给其他国家。1945年秋,盟国管制委员会公布了74家立即拆迁用于赔偿的工厂。
二战期间,尽管英国政府各部门为战后改造德国制定了不同的方案,但对于在鲁尔工业中推行非军事化改造这一点,它们却是一致赞成的[43]。因此,在波茨坦会议结束之前,英国军政府就已经开始在英占区摧毁军工设备了。1945年10月,它对军工厂的拆迁赔偿工作也开始了[44]。“整个1946年,对英占区军事工业的拆迁和摧毁一直在稳步地进行着。”[45]
但与此同时,直到1947年3月,英占区非军工工业的拆迁却一直进展缓慢。整个1946年,占领区共有185家工厂被列入拆迁计划,但实际被执行的却只有14家。至于鲁尔的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1947年10月之前都基本未予触动[46]。造成鲁尔钢铁工业拆迁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很多,但以下这几点是最重要的:首先,从客观上说,它受到了德国钢铁工业生产状况的制约。1946年,德国钢铁产量实际上比1894年还低,直到1948年,钢产量的恢复一直都是缓慢而不稳定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英国一直将避免钢铁“分配的崩溃”放在首位[47],无暇顾及拆迁及限制钢产量的问题。其次,从主观上说,这也是因为英国向来奉行温和的对德经济政策,反对过于严厉的拆迁赔偿计划。英国军政府并不想按《波茨坦协议》和1946年3月工业水平计划的相关规定对钢铁等与战争相关工业进行过于严厉的限制,它的非军事化政策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直接与战争相关的军工工业。罗伯逊将军表示,在盟国就拆迁的更详细的条件达成一致之前,任何工厂都不应拆迁[48]。另外,从技术方面来看,一个工厂的拆迁要经过评估、申报、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完成这些环节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在拖延拆迁的同时,英国还积极谋求提高1946年3月盟国所限定的德国钢产量水平。为了能在“优先赔偿”的原则下执行德国赔偿政策,英国一直希望将战后德国钢产量定在1050万吨,这一数字不仅远远高于苏联所提的460万吨,也高于美法所提的720万吨和700万吨。“英国希望保留足够的工业,以使德国人能够获得等同欧洲平均水平的生活条件,同时又不因终止必要的进口而加重占领国的负担,而苏联、法国甚至美国却想将德国的经济能力降低到比英国预想的要低得多的水平上。”[49]陷于孤立的英国别无他法,只得在1946年3月的会议上接受了德国钢产量750万吨生产能力、580万吨的生产上限的规定。
英国是被迫接受德国工业水平计划的,所以它一直在想方设法修改这一计划。早在1946年1月,罗伯逊就明确表示,“保持750万吨生产能力就意味着可以生产到这一数字”,“英国是不会同意让德国永远贫困、饥饿和受到奴役的”[50]。
在工业水平计划出台之前,英国又为这一计划的执行设立了三个前提条件:①德国经济的统一;②人口不超过6650万;③德国出口能支付必要的进口,以使占领国不用养活德国人[51]。显然,如果不能实现德国的经济统一和自立,英国是不打算执行这一工业水平计划的。随着1946—1947年东西方冲突的不断加剧,德国各占领区之间的统一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内阁最终下定决心,要将德国的钢产量水平提高到原先所提的1100万吨。
至于英国坚持要提高德国钢产量水平的原因,学者克莱默给出了以下四个理由:①迫于负责向西方十八国分配德国赔偿物资的盟国间赔偿机构(Inter-AlliedReparations Agency,简称IARA)的压力;②英国国内对赔偿品的需求。盟国间赔偿机构及英国国内工业界都希望尽快从德国获得赔偿品,而修正工业水平计划是执行赔偿计划的前提;③为了拉拢德国人;④害怕美苏接近,想用新的双占区工业水平计划将美国与自己绑在一起[52]。笔者认为,克莱默给出的这些理由固然重要,但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第一,是为了减轻英国的经济负担。1946年11月,英国估算自己要为德国的进口支付1.25亿英镑的费用,而当时占领区的出口利润还不足400万英镑。过低的钢产量将使德国长期无法实现进出口平衡,这当然是英国所不愿看到的。第二,这也是为了保证对德和对苏安全。盟国对钢产量的限制,必然会使德国陷入长期的贫困状态。英国外交部德国处处长约翰·特洛斯贝克(John Trouthbeck)在评价工业水平计划时说,“很显然,永久的贫民窟是不能带来安全的,细菌可以像炸弹一样致死,专制可以在一个贫困的民族中滋生,经济形势越糟糕,建立一个无情独裁政权的可能性就越大”[53]。与此同时,英国还认为,苏联此时如此压低德国钢产量,拒不实现德国经济统一,就是为了使德国陷入混乱,好趁机将其置于共产主义的控制之下[54]。
然而,对提高德国工业水平和修改赔偿计划,美国一开始却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一方面,它也对1946年3月的计划十分不满。在工业水平计划出台后不久,军政府长官克莱就表示,在不远的将来,美国将会寻求对其进行修改,德国工业应该增加100%。为了保护美占区经济并向苏联施加压力,克莱宣布除了军工厂和预定的24家工厂外,停止美占区一切拆迁活动。另一方面,当英国在1946年底向美国重提1100万吨的钢产量计划时,克莱却不愿接受,因为这一数字“代表着危险的战争潜力”。“在这一时期,美国还不同意修改或全面提高双占区的工业水平。”[55]1947年4月5日凌晨,贝文再次向马歇尔建议,将“1100万吨的钢铁年产量作为解决其他相关问题的基础”,“这些可以在不背离《波茨坦协议》的条件下完成,作为对既定形势的权宜之计”。马歇尔表示,“虽然美国人意识到(1100万吨)作为最初讨论的大致的基础是比较方便的,但它并不愿参与一个以固定的钢铁产量为基础的讨论”,因为美国“不希望将赔偿的基础建立在持续的争论之上,并由此而引起……严重的麻烦”[56]。1947年莫斯科外长会议期间,马歇尔终于同意就修改德国工业水平计划一事与英国进行谈判,不过同时他也要求,将谈判推迟到六周后再举行。结果,直到1947年5月,英美才开始制订新的双占区工业水平计划。美国迟迟不同意提高双占区工业水平计划,与其政府内部在对德复兴政策上的斗争不无关系。1946年底到1947年初,正是美国对欧综合复兴政策形成的时期。虽然早在1946年9月美国就已经确立了对德复兴政策,但是,在德国复兴与欧洲其他国家复兴的关系确立之前,美国不敢轻易提高双占区工业水平,因为这一做法必然会激起德国邻国,尤其是法国的坚决反对。
1947年7月初,克莱和罗伯逊完成了新的双占区工业水平计划的制订。然而,英国人却希望先跟法国商讨后再公布这一计划,因为他们既不想因此而影响这时正在巴黎举行的关于“马歇尔计划”的十六国会谈,也希望通过与法国的合作迫使美国接受自己关于鲁尔工业产权的主张。在英国的要求下,美国同意推迟公布新的双占区工业水平计划,并派出负责经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威廉姆·克莱顿(William Clayton)等与法国就该计划和鲁尔国际化等问题进行接触[57]。一开始,法国坚决反对英美复兴德国的新计划。1947年7月11日,皮杜尔在与克莱顿的会谈中指出:“现在(德国)钢产量还没有超过三四百万吨,既然最高限额远远还未达到,就没有理由提高1946年3月所规定的限额。”[58]法国驻美大使也曾明确表示:“法国人民绝不能接受一个仅仅由双占区司令官们制定的关于德国的计划。”[59]
但是,1947年莫斯科外长会议之后,法国逐渐改变了那种徘徊在东西方之间的外交路线,加速向英美靠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此时法国政府对共产主义的恐惧日益加深。1947年5月4日,法国总理保罗·拉马迪埃(Paul Ramadier)将法共赶出了联合政府。在苏联的支持下,强大的法共不断掀起反美反政府的宣传活动,这使法国政府明显地感觉到了来自内部的威胁。美驻法大使杰弗逊·加夫里(Jefferson Caffery)1947年7月18日报告说:法共不仅攻击美国要从“经济上殖民法国”,还将美国的鲁尔政策斥为“将鲁尔的经营权送给了曾服务过希特勒的人”[60]。法共报纸《人道报》(Humanite)则公开抨击法国政府:如果“多列士(莫里斯·多列士,Maurice Thorez,法共总书记)按人民意愿组阁或只要法共未被赶出政府,现在‘走向地狱’的形势便不会发生”[61]。在外部,随着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致拒绝“马歇尔计划”,法国也明显地感觉到了苏联的巨大压力。二是法国此时在经济上也急需美国的援助。自二战结束以来,法国衰落的经济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政府也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法国的黄金或美元储备将在(1947年)10月15-31日间枯竭。”[62]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法国政府要求美国加大对法援助。拉马迪埃表示:除非美援能在未来几个月到达,否则法国政府就会崩溃,并为一届不可能排除共产党人的政府所代替[63]。与此同时,出于冷战需要的美国也加大了对法国的援助力度。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有意对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各国提供急需的经济援助。“马歇尔计划”提出后,美国还通过世界银行给了法国一笔2.5亿美元的贷款,并表示“世界银行将考虑10月份时法国的状况是否可以再追加一笔相同数目的贷款”[64]。总之,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困境加重了法国对美国的依赖,迫使其不得不接受英美的对德复兴政策。1947年8月6日,皮杜尔向克莱顿表示:他不认为“法国和美国在德国工业水平问题上存在多少分歧。如果英美向法国人民保证鲁尔资源不会被再次用于对法战争,法国就不会阻碍任何工业水平的目标”[65]。不过,法国却依旧希望英美推迟公布新工业水平计划的时间。“他(皮杜尔)不能理解英美此时匆忙考虑德国工业水平计划的必要性,因为不管决定是什么,德国工业的实际产量都要用18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原先规定的限额。因此,将此事留在(1947年)11月外长会议之后再做考虑并没有什么害处。”[66]然而,美国已决心不再修改新的双占区工业水平计划及其公布时间,美国国务院官员罗伯特·洛维特(Robert Lovett)在8月14日的信中即明确拒绝了法国的这一要求[67]。
1947年8月22日,英、法、美关于双占区新工业水平计划的三方会谈最终在伦敦得以举行。在这次会议上,美国取得了重大胜利:它不仅成功地迫使法国接受按原定时间公布新的双占区工业水平计划,还回避了法国所要求的关于鲁尔经营权、分配权国际化的讨论。8月28日,三大国正式公布了新的双占区工业水平计划及会谈备忘录。根据新计划,双占区工业水平将比原计划提高约1/3至2/5,即达到1938年70%~75%;有687家企业免予拆迁,钢产量则从原来的750万吨提高到1070万吨,即约等于战前生产能力的一半[68]。
新工业水平计划的制订为拆迁赔偿政策的修改铺平了道路。1947年10月16日,英美公布了新的拆迁企业名单。在计划拆除的682家企业中,有294家位于北威州[69]。这294家企业的部门分布为:军工43、钢铁77、机械制造151、化工19、其他加工4[70]。此后,英国一改以往拖延拆迁的做法,开始贯彻拆迁计划。自1947年底、1948年初起,英占区大约每月拆迁4.5万吨设备,在拆迁中,当局甚至还动用了氧气切割机与炸药。对鲁尔钢铁工业的拆迁也在稳步进行,尽管列入拆迁的数目比以前有所减少[71]。1948年7月3日,英国军政府还公布了拆迁时间表(见表4)。但是,由于北威州的坚决反对,很多企业的拆迁都无法按时完成,有的甚至被推迟到1949年中期[72]。即便如此,到1949年11月,已有600家工厂完成了拆迁,西占区钢铁生产能力减少了670万吨[73]。
表4 1948年7月北威州拆迁时间表(按月份计算)[74]
在1948—1949年间,英国一直拒绝再次提高德国钢铁工业水平上限并停止对鲁尔钢铁工业的拆迁。那么,为何英国此时会如此坚定地执行拆迁计划呢?(www.xing528.com)
首先,这与英国一直以来所谋求的自立加安全的对德政策有着直接关系。在修改双占区工业水平计划之前,英国着重于实现西德的经济自立;当西德经济自立通过新的工业水平计划得以实现之后,它就转而关注对德安全问题。尤其是在1948年币制改革之后,随着西占区经济的迅速复兴,英国也更加担忧未来德国的走向。“对通过新工业水平计划增加(双占区)的工业能力十分满意的英国,也禁不住感到一丝不安……对英国来说……德国的工业复兴最好能与防止德国再启战火的安全措施相平衡。”[75]1948年12月,当美国要求再次提高双占区钢铁产量并保留一些为德国和平经济所不需的钢铁企业时,英国给予了断然的拒绝:“任何不拆除剩余生产能力的禁止和限制都是名不副实的……英国是从直接安全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德国非军事化的重要性的。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眼下德国的形势,都无法消除未来德国军事力量进行报复的可能;在此期间,德国战争力量被有侵略性的政权有效利用的危险性会大大增加。”[76]出于对安全问题的关注,英国在1949年3月不仅坚决反对美国延缓对德国军火工业的拆迁,“即使因此而减少了欧洲复兴计划对英国的配额也在所不惜”[77],还要求将对这类工业的限制和禁止再保留五年[78]。
其次,英国也担心修改拆迁计划会刺激法国。在拆迁和工业水平的问题上,英国一直很看重法国的态度[79]。为了防止法国政府在国内的斗争中陷入困境,英国曾多次与法国一道反对修改拆迁计划[80]。
第三,英国这样做也有消除德国钢铁工业对本国钢铁工业的竞争的意图。1949年,罗伯逊在一份外交部文件中曾提到,制订德国工业发展计划时,英国要考虑到本国重工业的利益。[81]1950年春,德国钢铁工业家布鲁诺·富格曼(Bruno Fugmann)在反驳拆迁有利于德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观点时也指出:“在经济上,英国所顽固坚持的拆迁政策看似是要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同时又要长期消除西德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美、英、法、比、卢工厂的空前扩张、升级和现代化让人怀疑,在自由的世界经济中和‘舒曼计划’的条件下,西德钢铁工业是否还有竞争能力。”[82]
以霍斯特·拉德马赫(Horst Lademacher)为代表的一些德国学者认为,上述经济方面的原因才是英国坚持德国拆迁计划的主要原因。然而,以伊安·特纳为代表的英国学者们却认为,英国政府贯彻拆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安全,而不是实现对德竞争优势[83]。在这里,笔者倾向于折中的说法,即安全因素和经济因素都是英国坚持拆迁政策的原因,尽管英国的经济动机可能会被当时的德国政要们所夸大。
对英国的大规模拆迁政策,美国一开始采取了配合的态度。新的拆迁企业名单就是英美一起公布的。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它也不想让西德再度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尽管美国在1946年9月就已确立了对德经济复兴政策,但在准军事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方面,它的严格态度却改变不多。新的拆迁名单中有2/3属于这类企业。JSC1779指令取代JSC1067号指令后,美国对双占区的种种限制已大大放松,但在非军事化和拆迁的内容方面,两个指令却是基本一致的。二是尽管在1947年之后美国已在西占区取得支配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不顾及英法的意见而单独行事。毫无疑问,对德国东山再起惴惴不安的法国是1948—1949年间英国大规模拆迁政策的热心支持者。美国若想实现“马歇尔计划”,英法的支持是少不了的,而英法同意德国西占区加入该计划的条件就是要消除其不为和平经济所需的过剩的经济能力。为了能早日实现西欧的经济复兴与合作,美国暂时对英法的拆迁政策采取了配合的态度。
但时隔不久,美国就开始谋求进一步减少对德国钢铁工业的拆迁。早在1947年12月9日,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就对新双占区工业水平计划进行了如下抨击:拆迁在经济上毫无意义;拆迁妨碍德国生产的恢复,而这又是欧洲复兴的关键;在当今的世界形势下,西德工业不应当被削弱;苏联不应当再从西德工业设备中获得好处。国会参众两院也都有意根据“马歇尔计划”对拆迁计划重新做出审查[84]。商务部部长爱福莱尔·哈里曼也在1948年1月23日致信杜鲁门,表达了对新拆迁计划的强烈不满。他反对这一计划的理由是:①不相信拆迁计划能使德国尽快实现经济自立并减轻美国人民的负担;②认为对德国在“马歇尔计划”中同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地位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③国会议员中已经出现了反对该计划的声音;④大多数工厂拆迁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恢复的;⑤“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各国的援助可以取代这些国家对德国赔偿品的要求[85]。
基于以上原因,杜鲁门在1948年2月决定继续完成拆迁计划的同时[86],也命令农业、商务和内政三部部长派出联合调查团,从技术角度对1947年10月的拆迁计划进行审查。1948年7月28日,“技术”调查团向华盛顿递交报告,要求将331个工厂(其中有16个是部分的)从拆迁计划上删除[87]。面对国会的压力,经济合作署主任保罗·霍夫曼(Paul Hoffman)在和国务院协商后,也向杜鲁门建议派出一个由美国大工业家组成的调查团,为进一步修改德国拆迁赔偿计划做准备[88]。10月15日,这一以美国工业家乔治·汉弗莱(George Humphrey)为首的调查团,即著名的“汉弗莱委员会”(Humphrey Committee)在华盛顿宣告成立。在依据“马歇尔计划”的要求对等待拆迁的德国企业进行了重新评估后,汉弗莱委员会于1949年1月将他们的评估报告递交国务院。1949年1-3月,美国与英法围绕着汉弗莱委员会的报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89]。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三国外长终于在1949年4月13日签署了新的对德拆迁计划——《华盛顿协定》。根据该协定,汉弗莱报告中所要求免除拆迁的167个工厂被批准了159个,只有6个钢铁厂还在名单之上[90];原来对德国许多工业的限制也都被取消;不过,除了造船工业外,对军火工业和钢铁工业的限制却依然如故[91]。
然而,美国并未就此停止修改拆迁计划的步伐。1949年9月14日,美国驻德高级专员约翰·麦克洛伊(John McCloy)向华盛顿建议,停止除军火工业之外的一切拆迁活动,因为继续拆迁对美国没有任何价值,而停止拆迁则可换取新建立的德国联邦政府加入鲁尔国际管制机构[92]。与此同时,霍夫曼也指出:“对美国来说,如果我们同时又把援助的资金投入德国,那拆迁就是很不明智的。”[93]在9月15日召开的华盛顿三大国外长会议上,美国更是利用德国人的压力,来强迫英法同意终止除军火工业以外所有的对德国的拆迁活动[94]。
在美国催促修改拆迁计划的同时,德国人对拆迁活动的不满也日益高涨。由于先前一直专注于黑市、粮食和东西方关系等问题,西占区(鲁尔、基尔等个别地区除外[95])德国人一开始并未与盟国的拆迁发生大规模的冲突。直到1948年币制改革后,双占区经济委员会主席艾哈德才向英国副外交大臣助理罗杰·史蒂文斯(Roger Stevens)提出了德国政治家对拆迁政策的首个质询[96]。差不多同时,波鸿联合钢铁公司的弗朗茨·穆泽(Franz Muser)也在美国国家反战委员会的支持下,在美国举行了几次反拆迁活动。1949年,德国经济学家威廉·哈泽纳克(Wilhelm Hasenack)在《鲁尔谷地的拆迁——对欧洲复兴的威胁》中明确指出:“从经济角度看,终止对德国工厂的拆迁是理性的,这将终止一场会对整个欧洲造成打击的可怕浩劫,但愿现在停止还来得及。”[97]随着首届联邦议院选举的临近,德国基民盟和社民党都加紧反对盟国的拆迁活动。1949年9月13日,两党领袖阿登纳和舒马赫在与麦克洛依的会谈中分别从政治、心理和经济、社会的角度分析了拆迁的严重后果,强烈要求三大国能够重新修订这个“在经济上没有任何好处”的计划[98]。10月14日,阿登纳在英、法、美三国驻德高级专员面前发表演说,暗示只要盟国终止对德国工业的拆迁,德国就可同意加入鲁尔国际管制机构。
鉴于美国也在积极谋求修改拆迁计划,德国人将他们斗争的矛头指向了英国。“到1949年为止,拆迁已经被看作纯粹是英国的行为。1947—1948年冬,先是美国经济合作署,其后是美国军政府及国务院对英国修改拆迁计划所施加的压力,不能不引起德国领导人的注意。”[99]
面对着德国人潮水般的抗议,英国终于同意终止包括对鲁尔钢铁工业在内的德国绝大多数工业的拆迁。1949年9月15日,贝文在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谈话中表示:“如果德国人态度良好,他可以重新评估那些还没有开始拆迁的工厂。”[100]在11月9日召开的三大国巴黎外长会议上,英国一改往日与法国站在一起反对美国停止拆迁的做法,转而与美国一起劝说法国同意停止拆迁。罗伯逊向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表示,就算盟国现在不主动停止,拆迁也会因德国人的反对而停止[101]。
英国在拆迁问题上转变态度,除了受美、德的压力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这与英国对德安全战略的转变有关。前面曾提到,英国坚持要对德国钢铁等工业进行拆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希望借此来防止德国军事力量的再度复苏。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英国人开始明白,拆迁不仅不能消除德国的威胁,反而会激起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情绪,甚至会使德国人向东投入苏联的怀抱。因此,在同意停止拆迁的同时,英国还将核准德国钢产量上限的权力交给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放弃了通过限制德国粗钢产量而获取安全的任何企图”。其次,英国同意终止对钢铁等工业的拆迁,也是为了诱使联邦德国答应加入鲁尔国际管制机构[102]。
但是,在1949年巴黎外长会议上,法国却以安全需要为由,拒绝停止对鲁尔钢铁工业的拆迁。英国代表表示,如按现在的拆迁规模,原产量230万吨的汉伯恩(Hamborn)钢厂就只能剩下60万吨的生产能力,这样过度的拆迁显然是不符合盟国的意愿的。至于安全问题,则可通过德国加入军事安全委员会(Military Security Board,又译军事安全局)加以解决。在英美的联合压力下,法国终于被迫同意基本终止对鲁尔钢铁工业的拆迁,并与英美一起向三国驻德高级委员会下达了要求西德加入鲁尔国际管制机构和修改德国拆迁计划的指令[103]。
自1949年9月15日起,三国高级委员会多次与阿登纳在彼得斯贝格举行会议,讨论联邦德国与西方的关系问题。11月15日,高级委员会向阿登纳传达了三大国巴黎会谈的决议。在党内同志、德国工会和工商界的支持下,阿登纳不顾德国社民党的坚决反对,同意加入鲁尔国际管制机构,以换取对德拆迁活动的停止。1949年11月22日,高级委员会与阿登纳签署了《彼得斯贝格议定书》,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德国同意加入鲁尔国际管制机构,并愿意与高级委员会在军事安全委员会中保持合作;②停止对石油化工、合成橡胶和钢铁等受限工业的拆迁。最后从拆迁名单上被删除的鲁尔钢铁企业是:汉伯恩(Hamborn)的奥古斯特-蒂森钢铁厂、锡格兰(Siegerland)的冶金工厂、哈廷根(Hattingen)的鲁尔钢铁公司、波鸿的“波鸿联合”钢铁公司、杜伊斯堡的下莱茵炼钢厂、杜塞尔多夫的克律克纳工厂、克雷菲尔德(Krefeld)的德意志优质钢生产厂[104]。
《彼得斯贝格议定书》为鲁尔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复兴扫除了障碍。在此之后,不仅盟国对鲁尔钢铁工业的拆迁赔偿基本停止,连1100万吨的钢铁生产上限也实际上被取消了。当西德钢产量突破了1100万吨的上限后,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种较为明智的做法,即不再向盟国提出有关提高上限的问题。而此时的美国政府也乐于“不叫醒已经睡着的狗”。就这样,和一战后的德国赔款问题类似,战后盟国对鲁尔的钢铁生产限制最后也是不了了之[1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