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下,循环经济低碳化发展管理具备广泛成熟的间接相关理论基础,内容可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绿色经济理论、“脱钩”发展理论、生态足迹理论、“过山车”发展理论。低碳视角下循环经济发展管理的直接研究理论基础可包括:生态经济管理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资源经济学理论、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管理理论等。随着低碳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完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管理的契合研究日益重要和迫切。低碳视角下循环经济的发展管理要特别关注四个方面: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低碳循环经济的建设、低碳循环经济的制度、低碳循环经济的技术。
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的复杂多维性,循环经济低碳化发展管理的制约影响因素复杂广泛,包括:资源制约因素(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制约因素(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系统蜕化)、经济制约因素、技术制约因素、制度制约因素(制度变迁失衡、缺乏足够的有效制度、产权界定不明确、制度的权威性弱化)、社会制约因素、文化制约因素、生态伦理因素等。
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低碳循环经济系统运行包括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技术流、人力流和价值流子系统。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必将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主要是国家政府的规章制度,政府的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诱致性制度主要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无论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还是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个过程的顺利实现,必然需要健全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技术流、人力流和价值流管理机制体系的支撑。从低碳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制度变迁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管理机制体系应该包括物质流管理、能量流管理、信息流管理、技术流管理、人力流管理和价值流管理六大管理机制体系。重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健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机制体系。
低碳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支持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根据目前我国推进低碳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可以从宏观层面建立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总体目标是:按照低碳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信息基础,在宏观层面建立一套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低碳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七方面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指标、能耗和排放指标、技术发展指标、低碳产业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低碳资源环境发展指标、低碳科教普及指标。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只有各方面信息协调好了低碳循环经济系统才能健康地发展。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就是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使全社会的物质、能量、信息在时间、空间、数量上能够得到最佳、最合理的运用,从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新型低碳发展模式,有效地降低发展成本,保护生态效益。健全低碳循环经济信息流管理机制应包括:一是健全低碳循环经济信息产品制造管理机制。在低碳循环经济信息产品建设中,低碳循环经济信息平台的建设成为有效保障产业链良性运转的关键,低碳循环经济信息平台主要由电子政务大厅、废弃物交易平台、公众虚拟社区组成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二是健全低碳循环经济信息服务管理机制:全社会范围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各行业的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各类(含自然、社会、人文等)资源的设计研发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信息交换平台。三是大力建立信息化管理数据库,促进低碳循环经济信息化管理机制形成和完善,加强重庆市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信息传递管理机制,突出把控重庆市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生态位”,构建重庆市低碳循环经济产品链和产品网,更好地协调重庆市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关系。充分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低碳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重庆市现有公众、企业、政府三个层面低碳循环经济运行中应引入互联网信息流对现实地理空间的增强、替代、协同和衍生四种作用,根据信息作用下的物质信息流动特点,设计低碳循环经济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在其导引作用下的产业链和企业间的低碳循环物质流动模式。在重庆市低碳循环经济管理系统中,要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的协同导引作用,创新低碳生态城市信息监管体系。
重庆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健全的技术流管理机制支撑。低碳循环经济技术流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低碳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管理机制、低碳循环经济技术转让管理机制、低碳循环经济技术咨询行业管理机制、低碳循环经济技术服务管理机制以及低碳循环经济技术推广管理机制等。
政府方面,要特别注重建立三大支持体系:第一,创造市场空间,推进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化。第二,构建激励机制,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和低碳循环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第三,确立研发扶持重点,重点扶持公共性强、“溢出”效应大、边际社会效益高的低碳循环经济研究和推广应用项目,政府应将低碳循环生态园区建设进行制度化规范管理。(www.xing528.com)
企业方面,第一,全面推行低碳清洁生产。第二,全面推行低碳生态工业链建设。运用工业生态学和低碳循环经济理论,整合企业间的物流、能流关系,构建企业间的低碳循环产业链接关系,全面推进低碳生态工业园规模建设。第三,全面推行低碳生态农业。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经济与环境效益,促进农业向低碳循环型的生态友好型农业方向发展。第四,建立低碳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开发低碳清洁生产技术、农业生态技术、节能建筑技术、废物再生利用技术、污染物处理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制开发节能材料与设备,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低碳技术支撑。对公民而言,要树立强烈的科学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尤其应探索绿色低碳消费大众化机制。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依赖人的各项能力,人力是将低碳循环经济从理论变为实践的基础动力源泉,低碳循环经济人力流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人力培养管理机制,人力配置管理机制,人力资质更新管理机制三方面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制度或模式的管理。而目前重庆市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职能导向与企业战略规划不协调。二是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专业化程度偏低。重庆市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低碳循环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企业在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人力机制方面要做到:第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第二,制定高效的绩效考评制度;第三,设立全面的薪酬制度,注重将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纳入企业薪酬管理的目标之中,鼓励技术创新、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对公众,应进行低碳环境保护意识普及教育,使公众潜意识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循环经济文化。
大众应自觉进行舆论监督,对高碳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对政府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大众应积极主动参加低碳循环经济相关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对低碳循环经济的认知水平。
从重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来看,重庆发展低碳循环型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社会高效与环境友好的三赢目的。本书基于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发展理论视角,构建重庆循环型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Matlab分析工具,对重庆市2003—2012年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2012年重庆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分析。通过分类指标变化值分析发现,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重庆循环型农业的影响较大,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因素仍然制约着重庆市循环型农业的发展;资源投入减量、资源循环利用指标构成重庆市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重庆市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应注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产业化经营农业,提高单位商品率;加强科技投入,全面实现农业清洁生产;遵循生态系统规律,发展新型低碳循环农业;强化政府引导和激励,全面规划建设低碳循环型农业。
从重庆循环农业发展中对耕地的利用来看,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耕地循环永续利用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耕地生态保护正向激励机制体系,以解决耕地利用过程中的诸多生态危机,耕地生态保护必须发挥激励和约束并行的管理协调机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补贴转型为绿色农业生产补贴应该成为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机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