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脆弱性综合调控的根本目的是协调城市“人—地”复合系统的矛盾,给出“人”、“地”和谐发展的对策措施,促进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好比针对不同的疾病状态而采取的治疗措施一样,“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城市脆弱性综合调控体系的构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这两个时代大背景下,以城市“人—地”复合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紧扣城市脆弱性研究的“非空间—空间”总体框架要求,并建立在对非空间脆弱性和空间脆弱性的综合分析之上,具体可分为非空间脆弱性调控和空间脆弱性调控。
非空间脆弱性调控的重点是城市中“人”的活动方式、方向和内容,空间脆弱性调控的重点则是城市中“地”层面上的格局和状态。按照传统研究思路,城市脆弱性的调控对策仅仅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治理的角度构建的,即忽略了“地”层面上的调控,那么从体系的完整性来看,这样做有失全面性。(www.xing528.com)
首先,空间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载体,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必须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不进行空间调控而任其发展,最终将动摇、破坏城市的生态本底,这反过来也必将影响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甚至使城市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次,不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所提出的树立生态保护红线的总体要求,只有通过空间调控才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给出城市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清晰的空间范围,由此才能为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明确提供一个生态约束的蓝图和底线。最后,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仅从“人”的层面进行调控,这表明没有关注自然资本消耗,所遵循的仍是追求人造资本总量的弱可持续发展范式;从非空间和空间两大方面进行调控,则在关注人造资本的同时,给出了关键自然资本的空间保护范围,显然,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这是一种符合强可持续发展范式的思路和做法。
因此,只有把非空间脆弱性调控和空间脆弱性调控有机统一起来,以非空间脆弱性调控“人”的行为活动,以空间脆弱性调控为“人”的行为活动划定红线,由此才能真正构建城市脆弱性的综合调控体系,从而为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上述城市脆弱性综合调控体系的构建过程可总结为如图3-8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