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框架为城市脆弱性研究提供一个总体模型和逻辑结构,也是将城市脆弱性研究从抽象的概念内涵向具体的定量测度进行转换的一个中转器。已有的城市脆弱性分析框架都是从城市外部脆弱性的角度构建的,本节将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从城市内部脆弱性的角度进行构建。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城市“人—地”复合系统中的环境子系统可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自然生态本底环境,即天然自然;二是人类创造的人工环境,即人工自然。对于第一种环境可以用“生态空间”一词进行概括,其是城市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支撑平台和物质载体。而第二种环境则是人类基于第一种环境进行空间开发和城市建设的结果,这种结果既有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因素,如改善后的居住环境、绿化环境等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包含城市不断恶化的发展环境,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负面效应。从本质上来看,第二种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的集合,隶属于城市“人—地”复合系统中“人”的层面,而第一种环境则是城市自然环境的原生态反映,隶属于城市“人—地”复合系统中“地”的层面。
这样,城市“人—地”复合系统可以细分为“人”的层面和“地”的层面两大结构。其中,“人”的层面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及其衍生的正负环境效应,是人们能动地进行城市开发建设的产物,具有主观理性的特质;“地”的层面是作为城市自然环境本底的生态空间,是城市发展建设和空间拓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所具有的一种客观的自然禀赋。进一步分析可知,“人”的层面可以由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来衡量,这些统计指标都是非空间的属性数据;而“地”的层面则可以由地形地貌、河流水体、农田植被等一系列的空间实体所描述,这些空间实体构成了具有明确地理坐标的空间数据。因此,完整描述城市“人—地”复合系统需要空间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的双重支持。
基于上述对城市“人—地”复合系统特点的深入分析,可以将城市脆弱性分为两大部分,即“人”的脆弱性和“地”的脆弱性。“人”的脆弱性由城市经济、社会及其环境效应所表现,是一种可由对应属性数据所度量的非空间脆弱性;“地”的脆弱性由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所表现,是一种可由对应空间数据所度量的空间脆弱性。这样,从城市“人—地”复合系统的本质特点出发,城市脆弱性可以被分为非空间脆弱性和空间脆弱性两大方面,由此可将抽象的城市脆弱性测度落实到具体的可定量计算的两大方面,即城市非空间脆弱性测度和城市空间脆弱性测度。
城市脆弱性是非空间脆弱性和空间脆弱性的有机统一,是两者辩证关系的集成和综合。其中,空间脆弱性是城市脆弱性的“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各种生态要素和空间实体的脆弱性;非空间脆弱性是城市脆弱性的“里”,是推动城市“人—地”复合系统的矛盾运动以及导致空间脆弱性持续加大,甚至引发城市整体系统崩溃的“无形推动之手”。同时,空间脆弱性又是城市先天的内部结构型脆弱性,是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的内部结构、格局所决定的先天不稳定性和敏感性。非空间脆弱性则是一种人类活动的胁迫型脆弱性,主要是指人类的各种活动造成城市经济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和退化,这会使得城市经济社会系统发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变化,同时会改变或破坏城市生态空间的格局和功能,进而造成空间脆弱性加大。(www.xing528.com)
假设某区域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其脆弱性主要是自然生态要素和实体的脆弱性,即空间脆弱性。随着人类的进入,区域的自然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农田、森林、水体等自然资本不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益扩大的城市建成区,此时自然资本被不断地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各种产出,即人造资本。可见,正是由于人们不断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品质提高、环境美化等各种非空间要素指标的改善,才导致“人”进“地”退过程的不断深化。当这一过程超过了城市空间脆弱性的极限时,各种城市问题就会集中爆发。当前城市的空气、水、土壤等基本生态环境污染的加剧就是城市空间脆弱性不断加大的表现,这是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表面现象,背后的经济社会非空间脆弱性才是推动之手。反之,空间脆弱性的不断加大又会给城市经济社会系统带来麻烦和障碍,这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界就会反作用于人类社会”,这使得城市不得不投入人、财、物进行环境治理以降低空间脆弱性,例如对恶化的水体进行生态恢复、治理空气污染、退耕还林等。可见,城市空间脆弱性和非空间脆弱性正日益交织在一起,对立统一,互为因果,共同推动着城市脆弱性的发展变化。上述城市脆弱性分析框架的理论推导和构建过程如图3-2所示。
图3-2 城市脆弱性分析框架
综上所述,通过进一步对城市“人—地”复合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剖析,从城市内部脆弱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全新的基于“非空间—空间”的城市脆弱性研究的分析框架。由此表明,只有从空间和非空间两大角度入手,在表、里两方面对城市脆弱性分别进行分析和测度,才能实现对城市脆弱性科学、完整、系统的综合测度,进而才能为分析城市脆弱性的动态演化特点和规律、构建城市脆弱性的调控策略体系奠定科学的基础和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