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世纪议程》要求世界各国制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时将面临更大、更复杂的压力。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本书研究的三大时代背景。反之,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也必然为城市脆弱性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素材。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回顾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人们一直在进行着关于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标志,人们开始了对现代工业经济时代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未来城市如何健康发展的探索。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全球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人口激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等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这些问题是地球上的每个人、每个国家所无法独善其身的,因此,基于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殆尽的忧虑,全球各国开始对传统的发展观或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作为目前全人类所共同接受、共同探索和共同实践的一种发展思想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战略,是学术研究、政府管理、企业决策乃至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的研究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其次要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最后要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这个定义对世界发展政策及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是最权威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共同行动、人类新的发展观。《21世纪议程》要求世界各国制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为了具体落实《21世纪议程》中的各项要求,1993年2月联合国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的指导下,审查国家、区域和国际各级组织实施《21世纪议程》的进展情况,以便在所有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新的发展观得以确立,其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和行动准则,也成为指导全球发展的根本理念。

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概念在短短几十年内获得了全球共识,其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同时也成为衡量国家、区域是否健康运行的标准。人们纷纷接受了其观点和方法,并迅速将其引入到城市与区域规划编制、区域治理与全球合作等领域中,其也成为生态学、环境学、规划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和跨世纪的思想,可持续发展必将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进程。尽管各界对可持续发展还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规范人类自身的行为,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良好”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准则和全球各国的共识。为此,人们必须从整个人类和全球保持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做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对当代全人类所提出的共同的历史使命。(www.xing528.com)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时将面临更大、更复杂的压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与成功实现,才可以认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届时,将不仅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巨大成功,而且将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光辉典范,毫无疑问,这也将是中国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口、物质、资金和技术的聚集地,是区域、国家、全球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与此同时,现代城市病的愈演愈烈使得城市从表面上来看比以往更加繁荣,但实则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问题的复杂耦合使城市更加脆弱。当城市深陷脆弱性及城市病的痛苦中时,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并为人们认识城市复杂系统的潜在特质提供了一个新角度,为现代城市治疗“城市病”以实现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剂良药(但并不是万能药),同时也为城市脆弱性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理论源泉。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本书研究的三大时代背景。从三者的逻辑关系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抓手和两个支点,它们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和经济社会基础,而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将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必然使命和终极目标。当前,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把新型城镇化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两者的目的就是改变以大规模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路径,从而确保实现中国、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这当然也包括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脆弱性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大小也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度量指标。进行城市脆弱性研究是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具有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反之,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也必然为城市脆弱性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素材。基于此,本书以城市脆弱性研究为核心,在系统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系统的理论分析入手,以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时代背景,重点探讨、分析了城市脆弱性综合测度的技术方法,由此为城市脆弱性的动态演化分析和城市脆弱性的调控体系构建奠定基础,同时,以合肥市为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由此为城市脆弱性研究提供理论方法参考和实践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