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工与比较优势的持续存在

分工与比较优势的持续存在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工成为交易的原因,而交易则是分工的后果。通常所谓的“比较优势”只是原因之一。但是,贸易还会持续下去,这是因为基于“即时生产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分工将会持续存在下去,它不会因为上述比较优势的消失而消失。如4.2.8 节所述,这种情况其实也可以解释为人的比较优势是情境化的,是随着时间和场合而变化的。

分工与比较优势的持续存在

有差异的、分工的个人组成了企业,他们通过互补与合作,试图来谋求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更为重大的利益。然而,企业的规模是有限的,有的企业只包含一人到数人,而经济体系中则包含着数目庞大的企业。个人有个性,有专长,由有限个人所组成的企业必然也会有个性,有专长;因此,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与分工。分工绝不仅仅指劳动分工。按照习惯的用法,它可以用来指称任何个人、企业、行业、群体、非盈利组织、地区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无论以任何方式组成的人群,只要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就有可能存在着分工关系——正如也可能产生冲突一样。

在主流学说中,分工与交易是孪生兄弟,这种孪生关系尤其是在引入企业的条件下来讨论的。这是因为,企业被视为典型的交易主体;各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因此在它们之间(以及在它们与消费者之间)才会发生交易。分工成为交易的原因,而交易则是分工的后果。这是一种一目了然的、自然而然的关系。在阅读斯密著作的过程中,读者们几乎不会对此提出什么质疑。

然而,在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这个概念,则把问题搞复杂了。比较优势理论系指,针对同样的产品,不同的交易主体生产它的效率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各自会寻找自己最擅长生产的产品来进行专门化的生产,然后通过贸易来相互交换产品,从而使得每个人都获利。这个理论具有合乎常识的地方,它也一向被视为对于斯密学说的再说明。但是,按照这一理论,就会发生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当比较优势被认为消失的时候,贸易的理由也就失去了。这就好比在河面上有一个堤坝,堤坝两侧的水位代表着贸易条件上的差异,而贸易则好比水流,它最终会冲毁堤坝,使其两侧的水位相同;这时候,水还有继续流动的道理吗?

可是,这个推测性的结论是与实际状况相反的: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从而被认为不存在比较优势)的国家之间,贸易仍然是十分活跃的。这个推论也是与日常观察不一致的:各个企业之间相互交易,无论持续多久,我们都看到它们还在那里交易,不曾有停歇的迹象。贸易理论暗示了随着年深月久,人们(或者企业)之间会变得相同,这是不正确的。无论经历多久,人们之间都不会变得相同,企业之间也不会变得相同;企业不会过多地搞多种经营,以致每个企业无论什么产品都要去生产,结果它们之间不需要进行相互贸易了;个人也不会什么职业都去干,以致不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了。这就好比我们每天在家与办公室之间来回穿梭,家绝不会因此就变为办公室,办公室也不会因此就变为家;它们各自连一点儿这样的倾向都不会有。

这就是“贸易理论”与“交易理论”的分裂。我曾经冥思苦想,“交易”究竟与“贸易”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两个题目分别在教科书的不同章节中进行阐述。经过思考,我认为真相就是,经济学家其实根本说不清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裂,于是只好勉强地这样来进行处理:在讲述商品交易时引导读者去把它与斯密的分工概念联系起来,同时暗示这是在同一地区内部进行的;而在讲述不同地区(以及国家)之间的交易时则使用李嘉图的理论;交通费用充当了两者之间的防火墙,而“交易”与“贸易”这两个词则是表达这种区别的“密码”。

人们通过贸易来消蚀着彼此的竞争优势,最后则达到无须再进行贸易的“均衡状态”。在这个状态,人们之间虽然(在表面上)仍然具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已经没有经济意义了,因为人们已经无法通过交易再得到任何利益。于是,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一个企业无论生产什么产品,都是一样的,都不可能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收益。这可真是一幅“和而不同”的景象啊。(www.xing528.com)

实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首先,贸易的原因是多样化的。通常所谓的“比较优势”只是原因之一。比较优势把甲地效率较高的企业与乙地的客户联系起来,而把乙地效率较低的同行淘汰出市场。贸易量因此将会增长,直至比较优势最终消失(如果最终会消失的话)。但是,贸易(无论贸易对象是否发生变化)还会持续下去,这是因为基于“即时生产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分工将会持续存在下去,它不会因为上述比较优势的消失而消失。这样的生活可能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的,但绝不会只进行一次性的交易,尔后就不再交易了,交易量也不会出现持续萎缩的态势。这就是发展水平相当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量仍然保持活跃的原因。如4.2.8 节所述,这种情况其实也可以解释为人的比较优势是情境化的,是随着时间和场合而变化的。在后一种情形中,随着当事人所处场合的变化,可以认为当事人在不断地、循环地失去和获得他的比较优势,因此交易也就不断地结束而又重启。从算法上看,这两种说法其实是相互一致的。

我们不能否认“均衡”概念所指的那种情形可能会局部地存在。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之间保持着分工的格局,但同时谁也没有意愿再从事其他人正在从事的工作,或者把生意的范围扩大到其他企业所在的领域。此时,分工(以及人际差异)的意义似乎消失了,以致我们似乎无须再去专门关注它了。于是,“顺理成章”地,分工就从主流文献中悄然淡出了,这种定性化的分析也就为定量分析所“代表”以致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意义了。价格理论就是这样获得霸权地位的。

然而,这种情形恰好表明,均衡论不能作为一般的经济理论,不能作为理论原理来看待。可以相信,这样的“均衡”必然是暂时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形,它只是永续变动的经济体可能会偶尔经历的一个瞬间。这种静态性只是从当事人当时的眼光来看的。时间一变动,当事人的意愿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例如,有人可能很快就会对工作产生厌倦感,他便希望调换工作。“均衡”下的人际一致性也就更为罕见了。例如,难道我们能够指望,所有的人在某个期间都不想调换工作,企业也不想更改业务范围;而到了另一个期间,一部分希望调换工作(或者更改业务范围)的人(或企业)恰好又能够完全与另一部分人(或企业)实行工作(或者业务)的互换,以致原有的均衡状态“恰好不变”吗?尤其是,个人与企业的能力大都是在动态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主要是依赖于各种存量(知识的或物理的)而存在的。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些算法式的道理,就会进一步发现,即便是均衡的状态,也可能是一种层级化的、不平等或者不平均的状态,而且,也很难设想那些向来处于变化和发展中的存量事物,为什么突然之间都静止不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