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上述思路,我们设想一种理想状态:中央银行安装了一只“天眼”,它悬于高空,可以洞察地面上的一个个交易机会;然后,它可以精确而及时地投放和回收货币:当发现交易机会时立即进行投放,当交易机会利用完毕后便立即回收。这是一种理想的机制,我们可以通过与之进行对比,来理解地面上实际运行中的货币机制。
首先,在信息传递与计算作为真实活动而存在(因而有代价)的环境中,“适当的借款人”是不容易发现的,这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一切放款人所要承担的职能;他们正是(至少部分地)依靠这项工作而取得收入的。而且,贷款是有风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存在什么绝对合格的“适当的借款人”。由于这个原因,中央银行通常只是让货币(以多种形式)投放给商业银行,增加商业银行资金池的总量。这里使用“资金池”这个词,是想强调这样一个特点,即货币就好像实物一样,当它在数量上很多的时候,就会“感到拥挤”,会像水一样,增加对外部的“压力”。我们必须这样来看待货币。只有这样,才会发生以下的问题:这种“压力”导致货币向外部“流动”,于是,商业银行才会产生寻找新的借款人的动机。可以合理设想的是,新增的款项最终可能会流向多种用途,例如只是采用对现有客户追加贷款的方式,而不是发展新的借款人;款项可以流向通常所谓的“实体经济”,也可以流向其他金融机构或者资产市场。款项不一定会完全准确地“命中”那个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最为合理的用途,而只是增大了“命中”的概率而已。还需强调的是,即使已经“命中”了,命中它的资金也不一定是中央银行最初新增发行的那笔款项。由于各“笔”(或者各个“批次”)货币之间并无差异,它们也就可以任意地进行相互替代,辗转腾挪。强调这一点不是无用的。
再来看看借款人方面的情况。同样由于信息传递与计算上的原因,借款人通常并不知道,他所借入的哪一笔款项是中央银行新近投放的,哪一笔款项是商业银行已有资金的重复使用。他当然更不知道自己对这笔款项的使用属于正常的、健康的使用呢,还是会(连同其他借款人一起)引起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思想的实在性是如何深入地型构现实生活的?这又是一例。他通常不关心(也很难有效地关心)这些问题,而只是按照他既有的行为方式以及他所了解的货币的币值来使用货币。现在要强调的是,这种“不关心”“不了解”以及“按既定方式行动”正是货币注入能够产生真实效应的一个条件。这种作用机理本质上就是新信息与存量知识之间关系的一个例证。存量知识通常并不完全包含(或者预见到)新信息的发生,新信息对于存量知识而言是一种“惊奇”;这是它受到新信息的“触动”并最终导致当事人产生“新的行为”(而不是在没有新信息的情况下按部就班的行为)的必要条件。否则,也就无所谓“新信息”了,货币发行者也就不能指望当事人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转而去成就他所设计的某种后果了。不幸的是,这正是新古典学派所反对的核心。卢卡斯等人一定要找到某些情形,用来展示外部的冲击是可以预见的,并且已经反映在当事人原有的知识与行为模式之中了,因而,外部的冲击也就不会发生效果,货币管理者也就无法影响当事人了。理性预期学派就是这样来反行为、反动态的。由于离散性与混合性的存在,可以相信,这样的冲击(也许不限于卢卡斯等人所列举的)应该是可以找到的。但是,这类情形的存在并不能否认其他“算法的情形”也同时存在于其他地方。货币刺激当然并非时时处处都有效,但它会在某些情况下有效;这一点应该具有高度的可信性。(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货币刺激的效果会发生衰减,这是直接运用边际规律就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只要我们把货币视为实体,把与货币有关的一切行为视为与物质生产活动一样的真实活动,这个结论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的。笔者并不想单单强调边际效应的递减。边际效应也许在某些情况下是递增的,重要的是,它不是恒定的。在异质性与结构性的世界中,它是变动的。商业银行系统并不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体系,因而它消化货币的能力必然是有限的。假如在短时间内注入的货币过多,就好像水池中的水位会发生上涨一样,通货膨胀也就发生了——尽管这并不表明经济中的各种交易机会都已经利用完毕了。通货膨胀首先是货币注入所导致的购买力提高而引起的。因为货币是持续存在于经济体之中的,货币注入通常也是连续发生的。在彼此相互作用与循环作用的情况下,微观当事人不可能分清楚哪种购买力是“原本就有的”,哪种购买力是新增货币所诱发的;哪种物价上涨是个别商品的行为,而哪种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如上所述,人们一般只是一如往常地行为,然后,在与别人的大量交流中,以及从统计局的数据以及媒体的报道中,才得知发生了通货膨胀。微观与宏观的界限就在这里,而它们的连接点与一致性也在这里。
这就引出了一个观点,即对于特定的经济体来说,存在着一个“适度货币数量”的问题。什么状态的经济体,可能对应着什么数量的货币供应。这是一个临界值。在这个数量之下,货币供应不足,经济增长会受到抑制;而在这个数量之上,将会发生通货膨胀。当然,目前比较通行的规则是容忍适度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到这一点之后,“适度货币数量”的位置将会上升。鉴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后文将很快论及),“适度货币数量”其实并不容易确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好比商品价格的确定虽然很复杂,也具有主观性,但是,在每个具体的情境中,无论当事人还是经济学家,都认为应该存在某个“合适的”价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