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体压力巨大:和谐流量的必要性

经济体压力巨大:和谐流量的必要性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货币的后面,是整个经济体需要建立“和谐的流量”这样一个真相。整个经济体都受到了刚性流量的巨大压迫,如果忽视它,就会受到惩罚。正如我们在6.5.5 节讨论成本的性质时所指出的,成本主要依靠货币化的支出来进行认定,收入也是这样。

经济体压力巨大:和谐流量的必要性

货币经济的血液”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看清主流经济学尚未揭示的经济系统的另一面,即经济系统是在流动和“运转”中进行生存的,货币则协助经济体建立了它进行运转所需要的秩序,现金周转流畅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经济体各部分的运动相互协调的程度。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没有货币,其将举步维艰,就要面临死亡的危险;整个经济体一旦失去货币,各种流动就会被阻滞,整个系统就要崩溃,天下即刻就要大乱。社会发明了货币,货币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人们的行为已经与货币的存在相适应。社会绝不可以突然失去货币,货币也绝不会突然消失的。

在货币的后面,是整个经济体需要建立“和谐流量”这样一个真相。各种人与物都需要进行流动,这种流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速度,这种速度根据其性质而有所不同。而且,这种流动速度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尽管某些运动速度的改变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就眼下来说,我们尤其需要强调运动速度的刚性。这种刚性要求有关对象按照一定的方式连续地运动下去,既不可以随意停止,也不可以随意变快或者变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人要进行吃饭、穿衣等基本的消费,这是绝对不可以含糊的;否则,人就会死亡。人的饭量和所穿衣服的数量变化都不太大,但必须稳定地持续下去。人不可以时而饱餐一顿,时而连续多天饿肚子。即使以这种不稳定的方式所消费的食物总量与通常的消费方式相等,两者之间也绝不可以划等号。这个刚性要求无论对于个人的行动计划,还是对于整个经济体的管理与结构安排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整个经济体都受到了刚性流量的巨大压迫,如果忽视它,就会受到惩罚。例如,个人或家庭如果忽视它,可能就会不得不在饥荒年间用祖传的宝贝去换取馒头,以便充饥。这类故事在历史上时有所闻。这种事实意味着,商品的定价基础绝不是静态的和绝对的,时间、情境与流动性要求都参与了价格的确定。无论对于个人、企业抑或其他组织,重要的不在于脱离情境因素来了解或判定商品的“真实价值”或者“最终价值”,而在于保证其生存所需的流量。行为决策要服从于这种流量要求,然后再在流量要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来议定价格。用俗话来说就是:“不要过于在乎吃亏或者占便宜,关键是要让日子过得去。”企业的产品定价往往服从于这个规律,“成本加成法”就是这么产生的。它的含义是:在难以确定产品售价多高才合适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回收适度的现金,就可以售出产品。消费者们通常也是这样来消费的:我主要根据我的现金收入来决定消费额度,一般情况下不搞借贷和提前消费。

“收入”这个概念主要建立在货币化核算的基础上。正如我们在6.5.5 节讨论成本的性质时所指出的,成本主要依靠货币化的支出来进行认定,收入也是这样。人们的活动总是付出一些东西,又得到一些东西,但是,只有货币化的“所得”,通常才被认定为“收入”。这是一种简化,这种简化方法逐渐被发展成为一种标准。“效用”也是所得,但它不是货币化的,所以也就不被认定为“收入”。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其他好处或利益(例如资产溢价),因为不是货币,或者不能方便地兑换为货币,也大都不被认定为收入。它们通常只被视为增加了当事人获得货币收入的能力或潜力,并且只有在这种潜力转化为实际的货币收入(例如溢价资产的售出)时,才被计为收入。主流学者远未认识到他们的理论(即使其核心部分)是如何与货币因素的存在密不可分的。例如,当主流学者们把收入与预算的有限性设置为消费理论的前提时,他们并未意识到,这种设置已经脱离了他们所坚持的新古典主义原则,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引入了“现金原则”,从而致使他们的理论陷入了分裂之中。按照新古典主义的逻辑一贯性,一个人至少应当在考虑其一生总收入的基础上来安排当前的消费水平;同时,一个人应当可以自由借贷(新古典的金融理论正是这样假定的),可以通过借贷来支撑消费。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意味着对收入概念的否弃。

另一方面,有些流量的持续性要求则比较低,其波动事实上也比较大。例如,人的娱乐与休闲类消费,往往就是可有可无的。实体企业进行财务投资,进行新产品研发以及投资进入新的行业,也只需要量力而行即可。根据各种流量的刚性或弹性要求,以及它们的弹性的高低,我们可以对流量进行分类,分别观察和分析它们在经济体系中的表现。通常,弹性的流量会为刚性的流量让路,弹性高的流量则会“谦让”和“服务于”弹性低的流量。有关经济流量的持续性要求也给政策制订者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把满足此类要求摆在政策制订的优先位置。例如,任何政府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对本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一定的特殊安排,而不能把粮食简单地混同于普通的商品。由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工薪阶层需要依赖就业来取得基本的生活资料,就业问题(或者为了进行失业救济而设立的社会保障)也就成为左右经济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上提出了算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可以称之为“现金原则”“现金持续性原则”或者“流量持续性原则”:现金流动问题或者流量的持续性问题具有独立于其他一切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因而,应予以相对独立的关注、分析和应对。对于这个议题,这里现予以明确地提出,后文中将会陆续展开论述。

现在我们再转向说明货币的另一面,即它的相对性。

货币如此重要而有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一旦有了货币,商品交易也就即刻大功告成了呢?交易的任务(及其代价)也就轻松到了可以予以忽略的程度了呢?显然,答案都是否定的。货币的出现主要解决了“交易者出让一个商品时必须同时接受另一个商品”这样一个尴尬或困难,而关于商品交易的其他问题依然都存在着。例如,交易者依然需要进行相互寻找,相互谈判,甚至进行相互斗争。货币帮助减轻了这些问题,但并不能将其消灭。例如,在货币经济时代,各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都是普通存在的,每个人的生活也都要经历很多等待、空虚和无聊。假如货币能够帮助解决一切关于交易的问题,资源就总是能够从其所在的地方被输送到其被需要的地方,这些负面现象也就不会存在了。而在寻找交易对象方面,互联网的作用恐怕要比货币更为显著。便携式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是对人的闲暇时间所进行的见缝插针式的利用。便携设备这些年所获得的巨大发展,恰恰表明了人的空闲时间有多么丰富,因而它的利用潜力有多么巨大。(www.xing528.com)

货币(尤其是现代货币体系)的确在某些方面使经济驶入了快车道,但绝不能因此而假设它的速度无穷大,以致其流通时间为零。倘若如此,我们就犯了一个“哈耶克式的错误”,即因为价格体系很重要,以致认为它很“神奇”,而看不到它的局限性。笔者以为,主流经济学把货币与金融问题摆在次要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与这种似是而非的认识有关。货币、金融与商业所带来的便利,未能启发经济学者们重视这些领域,反而导致他们忽视这些领域,而把物理化的对象与物理化的活动摆在经济研究的优先位置。一说到交易,就总是假定它们可以轻易地完成。交易费用一旦为零,经济学家们在遇到任何“不均衡”时,就不得不面临这样的质问和窘境:为什么不借助更多的交易来实现均衡呢?于是,对交易范式的滥用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而对于其他一切经济问题,通过化约为交易问题,也就都被取消了。

这让我们再次来到了货币的性质问题。货币出现的一个根本原因实际上是技术性的,即人们发现了某些特殊商品(或者技术手段),而这些商品的性质如此独特,以致人们认为在物与物的直接交换之中可以增加一个环节——持有这些商品(或者纸币电子货币等)。但是,这绝不能被理解为货币已经独特到了不可以与普通商品相并列的地位,以致要么视为“无”(尤其对于信用货币),要么就只能作为“添加物”来处理了。“货币是经济的血液”这句话本身表明,就好比血液本身就是一种生物体、一种生物组织或器官一样,货币(无论任何形式)也与商品是平等的同类;货币与商品之间是兄弟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更不是神与人的关系。

货币与普通商品是在相互比较和相互竞争中生存的。货币制度建立起来以后,人们除了跟普通商品打交道之外,又平白多出了一项事务,即跟货币打交道;这本身(连同货币发行与维护等其他“麻烦”)是一种代价。这种认识的逻辑结论是,人们只会在使用货币的利益超过其成本的地方,才会使用货币;而在使用货币的利益低于其所带来的麻烦的地方,也就不使用货币。放眼现实世界,情况不正是如此吗?正因为许多对象都不适合用来进行交易,所以商品交易本身才是局部性的现象,因而,货币的使用也才是局部性的。而在交换关系中,由于难以尽述的原因,许多交换关系都不借助货币来完成,甚至明确反对和排斥货币的使用。议员们可以相互投票,但绝对不可以花钱购买支持票。我们中国人特别讲究“人情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一种非货币的交换关系。我们可以具体研究为什么会这样。

理解货币相对性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进行“换位思考”:假设某种普通商品是货币,而货币则成为普通商品;或者假设两种普通商品之一是货币。通过这种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任何商品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货币”的性质,它们都是当事人从一个目的地到达另一个目的地的“中转站”。作为法定货币的那种事物,只是在具体性质与功用上(一般说来)比其他“货币”优越一些而已。这种对比的另一个结论是:货币的使用范围也许处在不断扩张的历史进程中,至少也处于不断变化与进退之中。第三个结论是:关于“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赚取更多货币”的观点只是一种胡乱想象,这样的命题只是在特定进程或特定阶段上才成立,而在其他条件下则不成立。

货币的流通比较快,但在货币流通体系之外,在人们不使用货币的时候,生活的节奏大体依旧。这种区别引起了一个问题,即金融市场的节奏如何与实体经济相协调。假如(如同主流经济学的立场)金融市场是实体经济的“被动反映者”,那么,金融市场的运转速度当然就是越快越好。然而,当它们处于相互并列的地位时,这种见解便具有严重的缺陷。货币可以相互独立地聚集、运动和“跳舞”,因此,它可以主动地掀起风浪,冲击实体经济。这是一个事实。假如我们采用主流的立场,也就不能来到这个事实。可以说,这个结论的得出,是我们研究金融问题的一个必要的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