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货币的持有以及商品交易的便利化,对存量商品的节约必定是巨大的。在“七个盖八个碗”这句俗语中,只有一个盖子被节约了出来,而市场经济所导致的节约,绝非只有这么微小的幅度。
以住房为例。在农业经济条件下,人们分散居住在各自的土地上,相互距离遥远,不便进行商品交易,于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建造自己的房屋与院落。因为需要考虑到长期的居住需要,这些建筑一般都会进行适度的超前设计,都会配置富余的居住面积。这些面积只有在招待亲戚与来客的时候才会派上用场,平时则大都是空置的。即使想要进行出售或出租,在人口稀疏的农村地区,也很难找到交易对手。城市的发展则改变了这种局面。城市使人们之间的距离相互靠近,便于进行交易;商品交易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这个主题将在7.3 节继续加以探讨)。在城市中,通常很少有人会长期使自己的房屋空置,因为人们很容易将多余的房屋售出,也很容易为空余的房间找到租客。城市中设立了旅馆,可以汇集短期旅行的客人,使他们集中住宿在那里。旅馆中的房间是重复使用的,可以前后相继地接待不同的客人。加之多层建筑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说,城市生活方式是对土地与空间的巨大节约。假如房屋是可移动的,可以像手提电脑那样方便地随身携带,则旅馆也就可以不再需要了,住房将随着个人去“旅行”,城市中夜晚的空房屋也将会更加稀少。
再来看一看粮食。粮食不像房屋那样是一种耐用品,而是一种易耗品。可是,易耗品与耐用品之间的区别其实只是技术性的和程度上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适用于耐用品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诸如粮食这样的易耗品。在农村生活中,由于不能随时买卖粮食,所以,每家每户都建立了粮仓,其中储存着足够一年或数年吃用的粮食。而在城市生活中,一般来说,这种大规模的储备是没有必要的。普通家庭通常只会储存足够数日至月余消费的粮食。从农田到居民的餐桌,社会建立了严密而稳定的供应渠道,在其中“流动”的粮食数量通常并不很多,它们就像取之不尽的涓涓细流。粮食储备当然是存在的,但它们是由某些专门机构来集中进行的。某些专门化的企业不仅进行粮食的保管与分销,而且进行粮食的种植。这样一来,不仅千家万户无须保存较多的余粮,而且也无须从事粮食生产,也就更加不必置备生产粮食的各类生产资料(土地、农具、化肥、种子,等等)了。这是又一种形式的节约,这种节约就是分工与专业化,它是第7.3 节的主题。
粮食的道理也适用于任何其他商品。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对于普通居民来说,通常不必过多储备任何一种商品,最为重要的就是拥有那个随时可以变换为任何商品的特殊商品——货币。要保持一定的货币存量,这是一种生活常识。许多商品只需要“随用随买”就可以,而对于另一些商品来说,也只需要保存较少的存量即可。一方面,这些存量不能完全为零,这一点在主流新古典框架下未能得到揭示;另一方面,在货币经济中,存量商品也远远不必像没有贸易的“鲁滨逊经济”中储备得那样多,而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www.xing528.com)
“七个盖八个碗”的效应还因为货币的“高级化”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的发展而进一步得到加强。即使不发生商品交易,人们之间也可以彼此借出借入货币,从而产生诸如“借据”、存款、存单、债券等金融凭证或金融票据,人们之间也可以彼此进行投资,从而产生股票。基于上述各类凭证或证券,在相互约定的基础上,还可以产生其他更为“高级”的、多种多样的金融衍生品。这个过程可以作为货币的“高级化”(或者“高阶化”)过程。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过程便可以视为一种高级化过程,所以,高级化过程在现代经济中是很常见的。这是一个与金融产品的实体性相关联的、算法式的效应。实体性质的另一个直接推论是,货币的高级化过程(由于计算能力的限制)将会逐轮地发生衰减;越高级的金融产品,其流动性也就越低,由此形成了对“货币”的定义与统计的不同口径。
近几十年来,金融资产的品种与数量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扩张,这种现象无疑建立在对异步性进行登峰造极的利用的基础之上。[3]这必定进一步优化了当今世界的资源配置状况。不过,为了得到这些交易的利益,社会是付出了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人们的日程安排愈益精密化了,世界日益结合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一个人离开了别人,几乎也就难以生存了;一个地方发生了灾难,就会迅速地传遍全世界,由整个全球经济来承受。这种高度的相互依赖是自给自足的时代所不曾有的,它同时带给自己与别人以很大的压力。这一点虽然并不完全是一种缺点,但是,它确实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很独特的、很值得关注的特点。这种特点及其后果并未被现有的经济学予以实质性地揭示。在下一小节,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这另一个侧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