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节还要继续论述一下结构性,尤其要通过资产交易来展示结构性。在资产交易的视角下,价格信息的局限性将再次得到揭示。
理解价格信息只是一种相对重要而非绝对重要的信息,有许多种方式。当事人要从事商品交易以外的多种活动,这些活动不涉及商品交易,因而,这些活动的意义也就不会反映到价格上。只有当这些活动(最终,或者有时)与商品交易的条件相联系并且影响到交易条件时,它才可能影响价格。例如,我原本计划去餐馆吃饭,可是,我却临时改变了主意,在家做饭吃,那么,我对食物的需求就不会影响到餐馆的食物价格。当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甚至某些信息永远也不会传递到价格上)的时候,当计算与决策具有主观性和人际差异性的时候,当不同变量变动的效应相互抵消的时候,当我们从特定价格信息中无法鉴别特定变动的时候,以及当交易条件体现为结构性条件而不仅是价格条件的时候,这都可以视为对价格信息有限性的证明。
价格信息的有限性还在于价格信息本身:是这个商品的价格还是那个商品的价格?是一组价格还是个别价格?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所产生的价格?价格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究竟各自是什么形态?价格变动的样式是怎样的?等等。当我们不仅从特定的价格数据、而且从价格的历史变动中体味到更多的东西时,价格信息本身的结构性也就凸显出来了。
价格的结构性还体现在商品交易在不同类型市场中的活跃程度是有差异的。商品交易活动首先集中在消费品市场上,其次集中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再其次则集中在资产市场上。期货交易通常不那么活跃,它只限于金融产品以及个别的实物商品。它的规模与现货市场相差甚远。这反映了人们在有限注意力的约束之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与当前情境同时并存的)空间而不是时间之中。人们更多地关注有形的、具体的、可视的、现存的对象,相对地忽视不可见的、抽象的、推测或想象出来的东西。这显然与视觉器官的功能在诸感觉器官中“一家独大”的特点有关。[10]——当然,更为重要的并不是这个特点本身,而是当事人在有限计算能力的压力之下不得不进行比较、权衡与取舍的态势。
商品交易的活跃程度、或者商品的交易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这种信息的重要性早就为一般市场分析家们所认识,如今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被社会大众(例如股民)所接受了。但是,在主流经济学中,交易量本身其实是没有独立地位的,这同样是一个“秘密”。这个“秘密”的存在是与主流经济学偏重于流量分析而不是存量分析、因而偏重于普通商品交易而不是资产交易的特点紧密联系的。
在主流经济学中,商品的需求和供给都是“真实的”,意即,当事人对商品的需求要么就是用于真实的消费,要么就是用于真实的生产,而不是为了囤积和投机。同理,卖方所出售的也都是自己生产的商品,而不是购自他人。静态的交易模型在一次性完成全部有必要完成的交易之后,没有显示出存在进一步交易的必要性。于是,价格也就不能够运动起来,当事人也就不会在交易过程中预先考虑价格的运动,也不会蓄谋在未来发起新的交易。在此情况下,真实的需求量与真实的供给量同时决定了价格与交易量,不存在使交易量脱离价格而单独变动的理由。这是我们理解商品交易量缺乏独立性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在计算与通信成本为零的假定下,交易费用亦为零,加上商品的无限可分性,因此商品交易可以随时随地不计次数地、无限度地进行,并且完全可逆(也即买进后即可卖出,卖出后也即可买进)。在这种情况下,交易量也就更加失去了意义。(www.xing528.com)
与此相反,在算法世界中,价格不仅是变动的,而且当事人会发现,价格有时候会发生连续的变动,这种变动有可能被当事人所把握,并且用来获利。这就促使当事人产生了一种动机,即有意地建立商品库存,并根据市况的变化随时抛售和调整库存。这就引起了脱离真实需求与供给的交易活动。因为此时需要预测价格,当事人意见的主观性也就尤其显著,由于他并不确知市场的拐点究竟在何处,他只好反复尝试,甚至会不时地改变观点(后悔),不时地否定自己,从而频繁地买进卖出,这就会导致交易量在真实供求关系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显著地扩大。进一步地,有了交易量的显著扩大,也就会有交易量的显著缩小,交易量就会脱离价格相对独立地运动起来。因为交易成本是正的,当事人不能无缘无故地胡乱买卖,这时候,交易量的大小及其运动变化情况也就都会单独地传递出某些信息。
但是,并不是任何商品都适合用来进行这种炒作。如果投机者把西红柿囤积起来,等待价格的上涨,则势必要冒极高的风险,因为西红柿在几天之内可能就会腐烂,而它的价格一般不会上涨得这么快。因此,囤积一般只能针对耐用品进行,例如房产、股票、邮票、文物、酒、普洱茶,等等。这就意味着商品的具体性质变得重要了,并且不可分性发生了。具有一定规模、性质和功用的商品,可以在很长的期间内作为商品持续地有效(至少其效力不会显著下降;效力要是能够像酒和普洱茶那样随着时间而增进,则会更好)。主流经济学在其核心部分排除了不可分性,所以它也就无法与资产交易有效地衔接起来。
资产交易的特点是,相对于该项商品的流量而言,它的存量通常十分庞大。人们需要吃面包,可是,一个社会中的面包的囤积量,绝不会比它在数日之内的消费量高出太多;面包必须连续地生产,连续地消费。而房子就不同了,由于房屋非常结实耐用,人们就可能因为一时性起,而购买得很多。在一个时期中囤积的房屋太多了之后,一旦这一点被市场所发现,那么,接下来就会发生“去库存”的过程,部分房屋就会从囤积者手中转移到真实的消费者手中,房屋建设活动也就会严重萎缩。所以,相对于面包的市场而言,在房屋市场中,不仅价格波动幅度大,而且交易量的波动也很大。这不过是前文“不同商品市场具有不同特点”这个观点的一个例证而已。
一个算法式的效应是,一个时期里的市场不仅具有一定的热点,而且热点还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换。这是结构性的一种情形。例如,在过去十几年间,由于消费的热点转向了住房,而住房的供应增加得很慢,这一点被投机者们所利用,最终掀起了一轮不动产大牛市,房子被炒翻了天。牛市首先是从新房价格的上涨开始的,然后向土地、钢铁、水泥、建材等上游市场蔓延。价格暴涨之后,二手房的交易也变得活跃起来。这就好像打了一针兴奋剂,那些已经沉睡多年的存量资产被唤醒了,房屋的总交易量开始猛增,成倍地超过了新建房屋的交易量。在单边上涨的行情中,几乎所有人都获利了。除了那些意欲购房居住的“刚需族”,人人都喜气洋洋。但是,中间发生过数次或大或小的下跌,不排除有人会赔本出货。这就是一种财富再分配的效应。到了2013~2014 年间,交易量则明显地萎缩了。起初价格并未显著下降,分析家们称此为“量价背离”,通常是市场要发生逆转的信号。而进入2014 年夏季之后,显著的价格下跌过程也就开始了。
这表明“量价背离”是一个比较可靠的信号,可以用来预测价格的走势。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似乎已经转入熊市,其特点之一就是成交清淡,新房不易卖出;要想卖出二手房,也就更为困难了。这表明市场的上升过程与下跌过程的特点并不对称。技术分析人士通常认为,上升的时间长度与下跌的时间长度也是不对称的。笔者并不是要简单地去肯定这些“规律”,而是建议经济学者们首先要注意到这里可能会存在某些规则性。其次,如果规则性确实存在,就有必要去发掘和揭示背后的深层原因。这些工作虽然在本书中不可能具体展开,但是,它们的重要性已经呼之欲出了。这就是本书起码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