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及两人以上形成社会。社会科学之所以是“社会科学”,首先就是因为,这个“社会”是很重要的。这种重要性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也就是说,当分析范围从一个人扩大到一人以上时,发生了一些与一人情形有所区别的新情况。这种新情况是什么?以下将要徐徐道来。不过,笔者要预先说明的是,这种“新情况”是不宜过分强调的。每种对象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当事人与每种对象打交道的方式方法也就不一样,我们分析每种对象、每种行为与每个现象的方式方法也就有所不同,这是十分正常的。只有把人的思想看得十分特殊的新古典主义者们,才会对此大惊小怪。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照而并肩存在的情况本身就表明,人、思想以及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是平等的,至少人们在常理上是这样认为的。
当我们所注意的焦点由个人转向社会时,发生了什么样的不同呢?一般的回答是,产生了人际互动和人际关系[11]。这个说法当然是不错的,但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产生人际互动和人际关系?答案就在于:人们之间是不相同的。不但生理条件不同,而且思想状况也不同,故此,才产生了人际交流与互动的必要。如果我们认为在这两种不同中,思想的不同更为重要,那么,我们也就可以说,科学地刻画和论证了人际思想差别的算法理论,才是社会科学的真正基础。这个逻辑应当是无懈可击的。
人际差异实际上可以是非常广泛的。例如,两个双胞胎,即使长得一模一样,思想也一模一样,但他们只能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上,这就有可能接收到不同的信息,并与不同的物件打交道;这就构成了一种人际差异,因而,他们就有必要进行互动。更有甚者,个人具有相对独立的计算系统,他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由的,因而,即使他们在前一秒钟完全相同,在后一秒钟也可能不同。弟弟有心事,就有可能向哥哥倾诉,并与他商议,因为弟弟知道,哥哥可能会产生与他不同的见解和反应。
人际差异的一种变体,就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群体相对于个人而存在,或者某些社会性的现象独立于人身而存在。例如,某种公共话题或时尚近来流行着,我们可以从媒体或陌生人的口中得知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参加媒体的讨论,以及与陌生人进行交谈。我们关心的是这个话题本身。尽管我们确知不少人在参与此事,但我们却不很关心究竟谁在参与,以及这个话题究竟改变了那些人身上的哪些方面。这就是说,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人,而是话题与事务本身。我们有时候用“社会”这个词来指代一群数量与身份很不确定的人,以及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思想意识——同时我们并不关心“他们”具体是谁,以及这些思想意识具体存在于哪个人的身上。
另一种情况是,社会现象脱离了人身而存在了。比如,我在读报,在上网,在起诉某家企业,在清点选票,在打理现钞,在设计服饰的样式。表面上看,我是在与纯粹的“物”打交道,实际上,其中的人际关系是十分丰富的,甚至,某些这样的“物”(例如现钞)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承载思想与人际关系,此外就没有其他用途了。我与这样的“物”打交道时,虽然我并不确知我在与哪个具体的个人打交道,但我知道我一定是在与人打交道的。这种不特定的个人可以存在于很远的地方,也可能已经去世,或者尚未出生,甚至他还可以是我所期待或假设的。这些情况的存在既表明“社会”不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怪物,也表明我们不必固守“个人”这个概念,不必事事都要从“个人”出发;因为,个人与他的产物之间已经有所分离了。(www.xing528.com)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自然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作用,人际相互作用与之有什么区别呢?
这种区别就在于,自然物之间并不进行对话。我们一般认为,各种自然物只是按照它们的本性盲目地、死板地相互作用。或者,自然物(例如动物)之间即使可以进行对话,其对话方式与人际对话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并且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至今都是人所不能理解的。我们观察和研究自然,其实是人的思想与不同于思想的外物进行相互作用。而当我们研究社会时,由于研究对象是我们的同类,这就使得研究活动变成了思想与其同类之间的相互作用。思想之间可以达到远高于思想与物之前的理解和沟通程度。据此,我们知道,作为对象的人是有思想的,思想就是这些人行动的真正“指挥者”——尽管思想的能力有限,它并不能控制有关行动的每一个方面,不能阻止行动产生意外的或其他的后果,也不能阻止旁观者对行动的意义产生不同的认识。思想之间可以借助通信手段(包括对话)来进行直接的沟通,而不必总是通过观察对方的外在行动来猜测其想法。在此基础上,人际互动可以采取比物体互动更为丰富的方式方法;而我们作为观察者和研究者,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与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人们进行沟通和互动。
所以,一个认知的或算法的结论就是,通信在社会科学中应当占有优先的和核心的位置。这应当成为反行为主义的“认知革命”的一个应有结果。社会科学的其他许多被认为“很独特”的特征,都与通信密切相关。因此,下面我们就转入对通信的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