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上述方式实现经济稳定(或曰“一般均衡”)的过程中,有一个因素绝不可以不提到,这就是货币。
在萨伊的论述中,以及主流经济学的大部分论述中,货币的作用都被贬低了。各论者总是反复强调,货币只是在买卖之间充当一下临时的中介,因此,它是可有可无的。萨伊尤其认为,经济分析应当首先从实物商品和物物交换着手,然后再把货币添加上去。萨伊是这种“二重分析法”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主流经济学家们遵循了这个传统,直到凯恩斯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方法。可是,老实说,笔者认为,货币在经济分析中的地位问题,迄今并未得到正确的解决。笔者将说明,只有运用算法的方法,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货币问题。
随着有限计算速度的引入,思想本身不可避免地需要作为实体来予以看待;在此情况下,思想的附属物或衍生物作为实体的资格也就不应有任何疑问了,因为它们毕竟要比纯粹的思想含有更多的物理因素。货币便是这样的一种实体和“真实因素”。它具有物质的形态,可它记录的是思想符号,是人们之间的约定。在计算有成本的情况下,货币出现的问题非常容易解答,这就是:在价格换算的过程中,货币将大大地节约换算的次数,因此,所交易的商品数目只要不是寥寥数种,人们就绝不会像主流经济学家所设想的那样直接进行实物比例的换算;人们一定会设定某个统一的参照物,然后以与该参照物进行对比的方式来标明价格。假如法律禁止以某物作为参照物,人们也一定会尝试设定新的参照物。这种“参照物”就是货币。
以上讲的是“计算货币”。可是,说某物的价值是几个贝壳,不仅是说说而已,卖主需要把这几个贝壳拿到手。这是为什么呢?设想一下,假如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即时地、确切地记录每个人的财富状况及其变动;当进行商品交易时,只要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打开计算机进行转账(就好像一些网站为其会员颁授分数或某种虚拟货币那样),那么,实物货币也就可以不再需要了。然而,即使当今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也尚未发展到如此便利而又可靠的地步,古代时期就更不用说了。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存在一个可信度的问题:计算机系统由谁来管理?由谁来操作数据的记录与修改?等等。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是算法性质的(可信性是典型的算法问题),它们都要求货币不能停留在作为价值计量单位的层次上,货币必须是一种实物,要让人们把它切切实实地拿在手上,这样才能放心。其物质型态既要便于携带、储藏和分割,又要不易被复制或仿冒,其数量还要能够随着商品交易量的增长而增长。这样一来,可选择的实物货币的范围也就很狭窄了。黄金与白银曾经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理想货币来使用,但是,随着纸张制造与印刷技术的发展,纸币目前已经成为主流货币。算法的观点是,纸币绝不应仅仅视作什么“符号”,它首先是一种“实物”;它穿着物质的外衣,内部却承载着社会契约与人们对政府的信心。随着电子化的发展,货币创设已经变得极为便利,但货币的上述本质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货币如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关于货币的政策思路却并不完全正确。对于这个议题,我们将在第七章再做详细论述。然而,关于货币的性质、起源以及相关的问题,严格地说,主流经济学甚至都无从谈起。鉴于主流经济学对于信息、计算、思想、通信等议题的哲学态度与潜在假说,主流经济学根本不能理解这一切;它只是把货币生硬地作为一种“添加物”来处理。经济学家们只是从常识与经验上理解货币的重要性,却不能“理论性地”理解货币,这就是迄今为止的学术现实。
货币对于一般均衡的达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货币的“一般均衡”,实际上是无法设想的,也是无法达成的。货币必须从一开始就位于经济分析的核心位置,而不是在货币缺席的情况下完成“一般均衡分析”之后,再把货币装模作样地“添加”上去。这是主流经济学所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它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本质及其弊端。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货币是如何在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
如果没有货币,雇员在领取收入的时候领取的就是实物工资,为此,企业必须预先准备好某些实物商品,以便支出。雇员收到实物工资之后,如果该实物并非其生活所需,他就要进行实物交换;在商品互换之后,如果他又改变了主意,就需要再次进行交换。新古典主义的假定是,交易对象的寻找、交换和为交货而进行的运输都不需要任何花费,也不需要耗费时间。且不说如果把这一假定外推将会导致生产的意义受到质疑,以至整个经济问题的消失。在新古典的假定下,没有货币似乎无损大局;然而,还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商品交换,究竟仅仅是权属的交换呢,还是需要具体进行实物交割?实物交割之后,每个参与交换的人是否需要留置商品呢?对于暂且不予支出的收入,当事人将以何种方式保留呢?进而,个人的存量财产又将以何种方式持有呢?
一个明显的和严重的问题是,如果以实物形式保留个人财富,这些实物将处于闲置状态,将不能为需要它的人所利用,储蓄就不能转化为投资,资产就不能聚集起来。这将严重地损害经济效率。新古典学者也许会回答说:个人可以把消费之外的剩余财产借给他人使用啊。既然可以任意地交换商品,当然可以任意地借贷,这似乎合乎情理。可是,一旦债权债务产生,也就意味着货币产生,因为货币就是一种债权。一个人签署了借据,借据可以转让;在广义的货币存量的统计中,这种借据(或者票据)向来是要包括在内的。(www.xing528.com)
所以,没有货币的经济,也就没有债的关系。这种经济将如何运转,实在不堪设想。沿着这个方向的推演,我们暂且打住。现在让我们重回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事事有代价,处处有成本。这时,人们寻找交易对象、洽谈与实施交易都需要付出显著的时间与其他代价。在此情况下,货币将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企业采用货币形式发放工资,支付各种采购,支付利息、税收和红利等;得到货币收入的人则可以自由地、任意地支配它,也可以随意地改变支出计划,可以借贷资金,可以把现金储蓄起来或用于投资,等等。例如,假如企业采用发肥皂的方式来支付工资,工人们在扣除自用的肥皂后,就只能用剩余的肥皂去交换其他的生活用品。由于肥皂不便于携带,以及具有其他很多缺点,大多数人可能不愿意储存过多,于是,这就需要找到真正需要肥皂进行消费的人,买卖才能做成。在领取工资时只能得到毛巾的人,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以货币为媒介,则很容易实现买方与卖方的撮合。当消费计划改变时,情况也是如此。放弃美食而选择旅游的人,不必非得要找到一个放弃旅游而选择美食的人,才能如愿以偿;他只需要在心中想一想,一旦决定改变主意,便怀揣现金立即直奔旅行社即可,其他一切一概无须顾虑。也就是说,借助于货币机制,各人行为计划的改变是自动相互对冲的。甲所放弃的美食,不知最终被何人享用;他所获得的旅游团席位,也不知系由何人让出。计算与通信代价的存在,虽然带来了困难,但是,借助货币和市场机制,人们可以简单地、容易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必像经济学家们那样,凡事都要上升到全局与宏观的“高度”。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算法的论述中,我们一般只说“交易”或“商品交易”,而不说“交换”或“商品交换”。
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资产(或财产、财富等)的存在上。新古典经济学集中关注一个单一期限经济的流量,它既不重视时间连续性所引起的动态问题,也不重视资产存量。它把动态问题看作静态均衡之后才发生的问题;同时,它把资产存量看作构造静态均衡的一个障碍和麻烦。在新古典的框架内,这两个问题至今都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处理。现在,我们知道,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致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对此算法理论做出了根本性的证明。这里要说的是,对于达致经济系统的稳定、也即促成一般均衡而言,如同货币一样,资产存量的存在不仅不是麻烦,而且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前文已指出,为了实现经济的平衡,当事人实际上频繁地穿越时空(尽管穿越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一个工人上的是本月的班,增加的是本月的市场供应,而他所花费的是上月的工资。一个人的财产是他历史上收入的总和减去已经花销的部分。现期收入增加了财产,但是,通常只是一个相对小幅度的增加。由于财产的存在,一个人的现期消费与投资,不一定要与现期收入相对应。现期支出既可以小于现期收入,也可以大于它。现期支出甚至可以大于总财产。只要进行借款,这一点即可实现。个人可以把借款用于消费或投资,任何组织(包括国家)也都可以这样做。借款最终将来自其他主体(或他国)的剩余财产。另一方面,无论进行消费或投资,由此产生的需求都是心理性的,它以收入和财产为基础,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意味着,只要当事人的意见发生改变,需求可能就会改变。需求可能大于或小于当期收入,也可能大于或小于前期收入。
就供给方面而言,情况也是类似的。由于资产存量(包括存货)的存在,本期的市场供给不一定以本期的产量为限。由于信息的和心理的(从而算法的)原因,企业可以有意地控制供应量。企业可以使本期的市场供应小于本期产量,从而进行囤积;企业也可以使本期的市场供应大于本期产量,办法是用存货来补足差额。企业也可以改变产品的结构,改变消费品生产与投资品生产的比例。当然,这种结构性的改变一般比较缓慢。
经济学的习惯是,当供给与需求在市场上相遇的时候,总是把分析限于流量范围,假装资产存量不存在。这就要求本期的需求只能以本期的(或前期的)收入来支撑,本期的供给也只能以本期的产量来支撑。这就如同前面所论述的要求本期生产分工体系必须在内部严格相互匹配一样,它增加了均衡实现的难度。有了存量基础,加上货币机制,再加上时间的连续性以及其他现实的或算法的元素,显而易见,均衡的实现不是更加复杂和困难了,而是相对要容易得多;本期的收入、前期的收入、本期的产量等流量不一定要相互匹配;借助存量的调节,均衡就可以实现。
这就是本小节和前一小节要表述的总的观点。读者可以意识到,这种简单的分析方法与以“真实因素”为基础的主流方法区别很大。我们几乎在用大白话来描述日常经济生活,但是对均衡实现方法的阐述反而很清晰。这种方法实际上比传统方法更着重于现金流的分析,因为它真正揭示了“流量”的意义。没有存量的流量分析并不能真正解释流量的意义。
不仅上述流量的精确匹配是不必要的,需求与供给也不必完全匹配。对此转入下一小节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