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效用的异质性和结构性问题分析

效用的异质性和结构性问题分析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再来讨论一下效用本身的性质以及其中的结构性问题。如同3.2.1 节所述,古典经济学忽略价格的变动,它要探讨变动的世界背后的长期的或终极的因素。

效用的异质性和结构性问题分析

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再来讨论一下效用本身的性质以及其中的结构性问题。

不同商品消费所产生的效用被假定为同质的和独立的,因而,彼此之间可以进行比较、传递、加总和其他运算。这个假设既与直觉具有相符之处,也可以容易地进行反驳。对于其中的任何不真实之处,新古典经济学家们一般都不予以正面的否认,他们只是反复地强调:这是假设,这是假设,云云。一般来说,这就足以让反对者们闭嘴了。对于这样的争论,算法方法能够提供些什么新东西呢?

1.不同商品所引起的感受和心理满足一般是不同性质的,而不是同质的。苹果有苹果的味道,梨子有梨子的味道,椅子有椅子的用处。如果说吃一只苹果的效果相当于吃1.5 个梨子,或者相当于在椅子上坐10 分钟,这是相当荒谬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这样想问题。恰恰相反,人们消费不同品种的商品,往往正是因为它们分别带给人们不同性质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相同性质而不同数量的感受。果真如此的话,那么,人们只需要消费一种商品也就可以安然地生存下去了。

2.那么,效用的同质性究竟从何而来呢?这是因为,处在时空环境中的当事人,他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他所要展开的行为的规模与强度是有限的(例如,此时选择了吃饭,就必须放弃工作;吃了苹果,就不能同时吃梨子),时间是流逝的,因此,他需要做决定,他不得不在异质的商品所引起的异质的效用之间进行比较、选择和取舍。根据“他最终做出了一定的选择”这一现象,我们(作为观察者)可以推测,对他而言,1 只苹果的效用大于(或优于)1 只梨子。这就是说,客观物质世界中并不存在有关的问题或规律,是我们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硬要如此这般地在客观对象之间建立联系,比较它们和评价它们。这样做并非完全不妥。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做呢?这就是所谓“显示偏好理论”的(有限度的)合理性所在。我们不首先假设当事人的选择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难道首先假设它们不一致吗?毕竟,在大家的印象中,一致性要比不一致性更为常见一些。

3.但是,选择毕竟只是在一定范围之内做出的。如果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观察者的推测也就很难完全奏效,偏好也就不可能完全显示出来,所显示出来的也就很可能是虚假的“偏好”。真实的场景是,由于当事人总是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它的需求相当具体,选择也只有很少的几个,于是,他往往很快就会做出抉择。具体的消费过程类似于生产过程:商品(或其部分性质)与具体的时空条件以及当事人具体的生理、心理状况相结合,就好比各类生产要素相互结合,最终生产出了一定的效用。时空条件有时候作为相对独立的因素(例如,年夜饭本身具有特殊的意义,快餐的好处就在于“快”),有时候则代表其后隐藏着的一定的主客观状态(例如,午餐在中午进行,“中午”代表着“饥饿”这一生理上的状态);总之,它一般是不可缺少的。消费活动的意义,就在于把商品与这些具体的情境因素或“存在物”相结合;否则,“需求”与“消费”就无从谈起。个人在时空环境中进行游走和生活,生活过程就是个人在种种相对封闭的空间中不断地、次第地把自己与若干客观存在物相互结合的过程。为此,要对个人采取“分析”的态度,要甄别组成“个人”的种种生理与心理因素及其变动。其次,生理上、心理上或思想上的“存在物”都要予以实体化和客体化。有了这种基本的方法与态度,我们就可以发现,效用不仅来自商品的某些性质,而且来自这些主客观存在物;它们的不同组合,可以生产出不同的效用水平。在单次消费中,这些因素都是并存的,而且至少暂时可以视作相对独立的。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解释,当事人之所以在不同情境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可能并不总是因为对商品(或其特定性质)本身的评价发生了变化,而只是参与生产效用的这类“要素”发生了改变。如果这一点很重要,那么,效用生产过程即使可以表示为函数,传统的效用函数也是错误的或片面的,因为它把产生效用的其他重要因素都忽略了。

4.上面的论述意味着,效用生产过程是一个结构性的过程;而且,正是因为各类不同质的要素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关系,它们的聚合可以产生类似“协同效应”这样的结果,这才导致效用生产过程具有值得探究的重要意义。这就好比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效应的存在是导致商品生产的关键理由一样;如果把它们都忽略了,又如何解释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呢?(www.xing528.com)

5.这种结构性视角意味着,不仅在其后的“效用最大化”的计算过程中,而且在消费过程和效用本身的衡量过程中,当事人也在进行着结构性的计算。当事人把定量分析与各种定性分析相结合,借助个人的消费经验和从各处得来的形形色色的知识,以及种种经验性的规则(例如“选择食品要优先营养价值而忽略口味”),来对商品的效用做出勉强的、综合的和大致的判断。这种视角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个人的意见与决策在表面上会不时地发生自相矛盾;结果是,我们所发现的一致性反而比过去更多了。

6.从表面上看,以上论述似乎都在批驳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我们正在厘清新古典经济学的真实意义。如同3.2.1 节所述,古典经济学忽略价格的变动,它要探讨变动的世界背后的长期的或终极的因素。它关注生产过程,忽略消费过程,原因显然在于,它认为人们的口味或偏好都是相似的,并且不是那么容易变化的。新古典经济学正是借助于对这一点的批驳而登上了历史舞台。它强调指出,个人的需求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为时间与地点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需求的因素应当被纳入价格形成的框架。这样做的好处显然在于,它可以用来解释实际价格(而不是“自然价格”)的形成。同时,它显然也为解释价格的变动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它的积极意义恰恰在于它摆出了一副要引入时空因素的姿态,它对于普通读者吸引力也在于这种姿态可以与人们的直觉相连接,从而具有一定的“仿真”效果。固然,在正式的理论表述中,情境因素实际上并未被强调。读者们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接受了新古典学说,原因显然在于,他们把新古典理论当作一种描述在某种“典型情境”中的即时决策过程的理论,而不是当作一种超时空的理论。其他情境中的情形被理解为与此类似。我认为,实情可能就是如此。

7.按照经济学家们最初的本意,当事人只需要对具体情境中的数个商品进行排序和选择。可是,按照新古典的原则与风格,当效用理论需要进行严格表述时(例如在阿罗-德布勒一般均衡模型中),经济学家们不得不假设当事人可以对全部商品进行排序。我们说新古典方法的强化运用导致其在计算的范围和强度上最终几乎完全失控,这就是一个事例。主流经济学家们觉得这样做有些过分,却不知道如何纠正,因而不得不忍受批评。这种局面是尴尬的。

8.实际情形是,当事人不可能同时面对全部商品,因此他不需要做全序排列。时空因素给了他灵感,他在其中运用一定的算法来判断效用。偶尔,他也会关心“自我不一致”的问题,也会尽力去消除这些不一致,但他绝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暂且不必急于“决定性地驳倒”新古典理论。让我们来一次“反客为主”,不妨向新古典学者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把以上真实的情形简化或抽象为新古典的样式呢?有什么必要这样做呢?又将如何对“新古典的一致性”进行定义呢?

按照这样的思路前进,最终将会发现,“新古典的一致性”不仅很难去定义,而且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归根到底,就好比经历了一个晴天就幻想每天都是晴天一样,这是研究者们的一种臆想。为了偷懒,为了尽快告诉世人他们的发现,为了使他们的作品显得完美无瑕,从而在与计划经济的交战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新古典学者们做了很多不必要的想象,并把这些想象生生地强加给经济学。整个经济学最终被这些形而上学式的空想绑架了。本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地识别和揭露这种形而上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