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知识存量的机制”:函数的实质

揭示知识存量的机制”:函数的实质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工作的任务,则被界定为试图去发现这种“机制”。总之,这种机制的存在本身是不受怀疑的。个人在自己的效用函数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思考,这表明个人在以“自己”作为思考的对象。这就是思想与知识的“具体性”。然而,知识存量具有确定的性质,却不意味着计算在整体上具有确定的性质,因为临时计算是自由的、综合的、“活的”,任何局部的知识存量都决定不了它。这些性质共同导致了知识存量本身在整体上并不能简单地表示为函数。

揭示知识存量的机制”:函数的实质

关于“针对每个人都存在一个效用函数”的假定意味着,至少在个人面对某个交易决策问题之时,他被视作类似某种物质的东西。网球撞击地面,根据其角度、速度、姿态、风力以及地面状况,存在某种固定的机制;这种机制“决定了”网球反弹之后的状态。科学工作的任务,则被界定为试图去发现这种“机制”。总之,这种机制的存在本身是不受怀疑的。这就是经济学家们在看待他们的研究对象时所持的基本态度与方法。这种态度被冠以“决定论”。

现在,在算法框架之下,我们来尝试重新理解这个问题。当事人被设想为在面对某个决策问题而进行思考,实际上这就把个人置于了一种具体的、包含时空维度的“情境”之中。个人在自己的效用函数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思考,这表明个人在以“自己”作为思考的对象。那个被对象化的“自己”,就好像摆在他面前的任何物体一样,是“僵死的”,内在着固定的机制,这种“机制”不以此时的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因而是“此时的自己”(也即活的、活动着的、以效用最大化为目的的“计算者”)不得不设法加以“应付”或“应对”的。人的思维活动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自己对付自己”的似乎有点怪诞的局面呢?

首先,人是一种动物,所以某些倾向或嗜好的存在其实是迫不得已的,或者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不吃饭会饿,甜味带来愉快,喜欢某种颜色,等等。这些特征似乎没有什么好分析的,因此被简单地预设为分析的前提。然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主观价值论”远远谈不上完善,因为其中的思想与知识的因素被忽视了。个人消费某些商品可以产生一定的快乐与满足,这个命题绝非不需要借助任何理性的知识就可以得出。个人需要识别商品,要知道其功用,甚至需要拥有曾经消费同类商品的经验,或者了解别人的类似体验。为此,个人甚至还需要了解相竞争的其他商品。按照新古典的理念,个人此时其实需要拥有市场上所有消费品的知识和体验,才可以全面地评价每一种商品,并为它们排序。这需要何等丰富的知识与阅历啊!作为消费者,我们每个人势必都曾经体验过在不同商品之间左挑右选的难处,因而必定能够同意这种看法。

所以,欲使这个假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经济学家们必须把它进一步诠释为:当事人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而“决策”是指算法意义上的“元计算”或者“临时计算”,也即计算速度有限的个人在拥有一定知识存量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计算。知识为计算所需要,同时,作为过往计算的结果,它已经“事实化”了,沉淀了,成为约束我们的“物”了。这并不是说它不可以改变,而是在此刻来不及改变。因为,此刻的计算速度与计算能力都是有限的,为了集中精力来求取几个变量(诸如商品购买数量),只能把其他各类知识视作既定的。这就是思想与知识的“具体性”。它告诉我们,A 就是A,B 就是B;它只具有固定的性质,就好像物体具有固定的性质一样。因为,计算能力已经被调离到这边(临时计算)来了,它的背后已经没有活的力量存在了。相应地,此时的当事人实际上也已经被暗含地预设为理性有限的“算法人”。因为,具有无穷计算速度的、理性无限的个人是不需要“知识”的,或者说,知识可以被他们毫不费力地创造出来。(www.xing528.com)

对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无意之中所做的这种潜在假定,它自己其实已经说明得相当明确了。这尤其体现在“效用”概念向“偏好”概念的过渡上;后者用来包括任何主观的、政治的、伦理的和美学的“观念”,而这些都是指思想或者知识。在生产理论中,技术是给定的,这种做法也是与此相一致的。

然而,知识存量具有确定的性质,却不意味着计算在整体上具有确定的性质,因为临时计算是自由的、综合的、“活的”,任何局部的知识存量都决定不了它。这就是人与物的根本区别。算法理论所强调的正是由机械的微观单位混合而成的系统是相对不确定的。指令与信息各自的性质都是确定的,而它们组合而成的思想系统却是动态的和发展的。可以比较一下函数与计算机程式。固然,计算机程式中常常包含着许多函数,但函数的存在只是局部的、片段的,并且一般是多种多样的。计算机程式作为一个整体,它在运行表现上与函数的区别是显著的和多方面的。

这种对比还凸现出一个问题,就是多元、冲突与混合性。这些性质共同导致了知识存量本身在整体上并不能简单地表示为函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