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村落治理

一、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村落治理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土改过程中,该村在土改工作队的组织下也建立起了农会,并全面负责该村土改以及社会治理工作。农会除了负责推动土地改革之外,在社会治理中也要承担相应的职责。不过,土改过程中家户治理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以当家人为首的治理模式仍是主流。与此同时,农会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女性在家中的地位也在日渐提升,伴随而来的是女性在家户治理中话语权的提升。然而,女性地位的提升却未彻底终结家户治理过程中男权主导的基本格局。

土改过程中,该村在土改工作队的组织下也建立起了农会,并全面负责该村土改以及社会治理工作。不过,农会并不是以楚铺为中心,楚铺也只是农会下辖的一个村落。与此同时,该地的保甲制度也维持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不过,保甲基本丧失了原本的功能,只是编制村民的两级单位。据村内老人介绍,每一农会设有农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位,小组设小组长。农会成立之后,农会的负责人经常更换,有些地痞无赖也曾借机加入农会,并获得了农会的领导权,后经工作队查处和纠正,才使得真正认真负责的贫下中农成为了农会的负责人。在土改时期,该村所在农会的主要负责人为米光生,其为人较为热情,对待工作也很认真负责,在村民中具有较高的威信。

正副主任之下的委员则包括组织、土地、宣传、武装、生产、农妇等委员。农会除了负责推动土地改革之外,在社会治理中也要承担相应的职责。具体而言,农会在治理中的主要责任有整顿村落秩序、协调村民矛盾、协助剿灭土匪等。在此阶段,农会基本主导了村落的治理,土改工作队也会从旁指导。与此相对,以往该村社会治理主要依靠各种排场人。但是,由于他们多数都有枪或者拥有土地较多,因此土改后他们失去了原本的社会地位,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也不复存在。(www.xing528.com)

不过,土改过程中家户治理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以当家人为首的治理模式仍是主流。一个家庭无论是生产经营、婚丧嫁娶还是日常交往等,仍由当家人一人说了算。与此同时,农会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女性在家中的地位也在日渐提升,伴随而来的是女性在家户治理中话语权的提升。然而,女性地位的提升却未彻底终结家户治理过程中男权主导的基本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