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私塾师生关系及规训内容简介

私塾师生关系及规训内容简介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拜师结束后,师生关系便正式确立。(三)规训内容及其关系1.授课内容1949年之前,私塾所教内容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刚入学的孩子一般学习《三字经》,而后会逐渐深入,直到学到《论语》等儒家经典为止。有老人表示,私塾按照学年来规划课程,上课时间较长。例如,在教授《三字经》时,先生们会让学生先将课文全部背诵下来,背诵的过程中先生会对学生进行抽查,发现不认真学习者定会进行体罚。

私塾师生关系及规训内容简介

民国及民国以前,上私塾是村民读书识字最主要的方式。以往,私塾教育的核心在于将儒家经典教授给学生。在尊师重道传统的影响下,私塾的教书先生拥有较大权威,而学生只能服从老师。

(一) 私塾概况

以往,该村的私塾由楚宝伦开设,村内外学生均可以前去上学。据村内老人介绍,私塾大约能够收20—30人,仅有一名先生教书。如果私塾由教书先生自己开设,那么私塾一般开设在自己家中,学生只用支付学费便可。在该村附近,还曾有几户村民合请先生的情况出现。合请教书先生的村落一般是经济情况较差的村落,村民由于经济条件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因此村内没人能独立开设私塾。由村民合请先生,先生通常就住在其中一家,但不与村民同桌吃饭。平日里,先生可用薪酬购买粮食,也可以从家中带粮食过来。除了粮食,先生吃菜由学生轮流提供。此外,除了合请先生的几户村民,其他村民的孩子也可以到私塾上学。这么做可以分摊请老师的成本,减轻合请村民的经济压力

(二) 教育主体关系

1. 读书与拜师

有意愿让孩子上学的家庭,当家人一般要先向老师说明情况。老师同意后,当家人再带着自己的孩子以及拜师礼(具体带什么说法不一)去见老师。老师见过孩子,觉得满意后,就让孩子开始行拜师礼。拜师礼通常先拜孔子,再拜老师,但是由于村内在世老人上过私塾的并不多,所以也很难说清其中的具体步骤。拜师结束后,师生关系便正式确立。

2. 读书与性别

该村及其附近村落私塾主要收男孩,几乎没有私塾会收女孩。私塾先生不收女学生,主要是因为该村大多数家庭都不会让女孩去读书。在他们看来,让男孩读书,即使无法谋得一官半职,也能在村中获得“文化人”的称呼,能成为“文化人”也是成为村中排场人的途径之一。再不济,读书还能用于日常生产,因此也被村民视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技能。例如,记账就要求当家人既要懂得文化知识,又要略通珠算等计算方法。与男性相对,女性即使读了书也没有太大的用途,这就造成了该村传统时期大多数女性都是文盲的社会现实。即使有女孩识得几个字,也是从家中会识字的亲戚处习得。

3. 读书与贫富

该村让孩子去读书的村民一般是有田地的村民,没有田地的村民很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不过,这并不是因为拥有田地的多少影响了村民的教育观念,而是因为有地村民的生活更有保障,也更有闲钱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同时,没有土地的村民常常需要让孩子通过当长工、打短工或者当学徒等方式谋生,因此孩子长到一定岁数,当家人会首先让孩子学习农业技能或者外出学徒,较少有村民会让孩子读书。据李邦存老人叙述:“穷的读书有个啥用,又不能当吃,又不能当喝哩。有田的有钱的,读个书,以后有机会在县里头谋一个一官半职的。没田没钱的,就是卖个傻力气,要不还能干啥。”

4. 读书与交际

在私塾内,学生们的地位均基本相等,学生之间不存在阶层的分化。据艾宝玉老人叙述:“我认识哩,上过学的都说学校(私塾)里的学生都不分啥贵贱,本村的、外村的,都是一块玩,小孩儿懂个啥。再说了,咱这也不存在哪个姓跟哪个姓有世仇的情况,哪会有家长会跟孩子说别和哪家的孩子玩。当然,也有那光棍家的孩子欺负穷人家孩子的情况,这个你到哪它也不能避免。这都不是多大的事儿,地位差的被欺负了也就被欺负啦,还能咋着。”(www.xing528.com)

5. 读书与起名

以往,在该村除了一些有文化的家长,其他村民给孩子起名都是以贱名为主。该村男孩的名字多为粪堆、狗剩、货担等。这些名字又被村民称为小名或者乳名,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名字。孩子一旦被父母送到私塾或者洋学读书,就必须由教书先生起正名,村民也称之为“大号”。

6. 师生关系

传统时期,师生关系一旦确立,老师便能随意打骂学生。老师对于学生的训斥主要包括罚站、罚抄写、罚跪以及打手板等。老师体罚再重,只要孩子没被打出毛病,家长通常不能去找老师的麻烦。在平日里,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给老师打招呼。如果老师手中提有东西,学生要立刻将老师手中的东西接过来,并一路陪伴到老师要去的地方。不过,学生并不用为老师干家务活,更不用为老师干农活。在年节时,学生家长要带着礼物去拜见老师,但是经济贫穷的家庭也可以少带礼物,甚至是不带礼物。对于学生之间的矛盾,老师有全力调解的义务,有时甚至会通过家访的方式化解双方矛盾。在学生毕业后,师生关系可以继续维系,也可以不再维系。对于没有再继续升学的村民而言,可以不继续在年节时拜见老师,有些村民在老师家中发生红白喜事时也不会前去帮忙或者送礼。与此相对,继续读书或者是因读书而获得较好谋生机会的村民,一般会继续与老师保持关系,不少村民每次回村都会去拜访老师。

(三) 规训内容及其关系

1. 授课内容

1949年之前,私塾所教内容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刚入学的孩子一般学习《三字经》,而后会逐渐深入,直到学到《论语》等儒家经典为止。但是,该村能学到《论语》的村民相对较少,孩子通常只能学到较为浅显的知识,也就是能认识几个字。除了儒家经典,私塾还会教授珠算,但不要求孩子精通。

2. 授课时间

私塾并没有学期这一说法。有老人表示,私塾按照学年来规划课程,上课时间较长。不过,在节日和农忙时放假时间也相对较长。

3. 授课方式

私塾授课的主要方式就是背。例如,在教授《三字经》时,先生们会让学生先将课文全部背诵下来,背诵的过程中先生会对学生进行抽查,发现不认真学习者定会进行体罚。在背诵之余,先生有时也会简单讲解,但不会讲得太深,也不会对课文进行系统讲解,至多是挑几句经典进行讲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