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权力的分化是财富、惯习、势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该村,权力的分化又可以分为多个层次,表现为较强的纵向关系。
(一) 第一层级:在外任职官员
在该村处于权力结构顶端的是村内在外任职官员靳仲楹。靳仲楹毕业于黄埔军校,在民国时期曾担任该县兵役局长,家中亲属在地方和部队上也有官职。正因为如此,村内村民都不敢得罪靳仲楹,甚至对其唯命是从。据靳逢安(9) 老人叙述:“那个时候,李子峰和赵文圆搁俺爹面前都不算个啥,俺爹一回村他俩就跟小跟班一样,俺爹说啥就是啥。”
(二) 第二层级:镇长和大地主
1940年前后,镇长李子峰与富户赵国兴陷入了长期争斗之中。这主要是因为双方手中都有枪且都在村中具备较高的威望。在村中的排场人中,李子峰和赵国兴处于顶端。赵国兴一家与袁世凯有亲戚关系,又拥有数千亩土地和不少枪支。与此相对,李子峰虽然没有赵国兴财产多,但是手中却掌握有100多支枪的后备队。同时掌握土地和枪支,自然就跻身村权力结构的第二层级。因此,也有老人称他们为“大光棍”。
(三) 第三层级:光棍
虽然场面人都可以被称为排场人,但是在该村光棍却属于排场人的特殊类型。光棍主要是有枪的人,他们多由土匪、强盗以及其他有枪支的村民组成。同时,村中的后备队员可以算作是光棍,因为他们多由土匪改编而来。由于李子峰和赵国兴又具有其他身份,他们虽也属于光棍,但村民并不以光棍称呼他们。他们的身份也比村内一般光棍要高上一个等级。在该村,光棍一般没人敢惹,即使保甲长也不敢轻易冒犯他们,否则可能招来被打黑枪的命运。
(四) 第四层级:排场人
排场人并不一定是光棍,这里所指的排场人就是场面人,他们手中不一定有枪,但在村内外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一般的排场人地位要比普通村民高出不少,他们也能推举镇长和保长,因此即使是保甲长也会对他们礼遇有加,不敢轻易得罪他们,更不敢与他们结仇。(www.xing528.com)
(五) 第五层级:保长
保长手中一般配有一把短枪,此外他们还掌握了抓丁的权力,因此在村中也可以算作是较有权力的村民。在民国中后期,随着抓丁力度的不断提升以及抓丁名额的不断增加,保长的权力也在日益提升。据村内老人介绍,在民国中后期,保长欺压村民的情况经常发生,村民对此也只能选择忍受。
(六) 第六层级:保干事
以往,在该村,保干事就是保丁,他们每人手中都配备有一杆长枪。不过,他们中有些人本身并不算是村中的排场人,许多人因为担任了保干事才逐渐成为村中的排场人。在日常生活中,保干事也经常为非作歹,肆意欺压普通村民,但是他们不敢惹村上的排场人,见到排场人也会比较客气。
(七) 第七层级:甲长
由于该村实行轮流甲长制度,所以甲长在村中地位相对较低,本身也没有什么权力。有些甲长如与保长关系不错,平日里借助保长的威望在村中也能获得一些权力。有些与保长关系不是很好,那么他们在村中的地位只比普通村民高一些。
(八) 权力的分化与整合
在该村,权力分为多个层次,基于直线式的领导关系,掌握权力较少的村民总要服从上层的命令。不过,这主要针对镇长、保长、甲长等政府任命的“官员”,其他村民对于他们的服从并非基于官僚体系的“命令—服从”关系。在该村能担任“官职”的村民多是拥有枪支的村民,或者说拥有枪支越多的村民越能在村落中掌握较高的权力。出于对武力的畏惧,其他村民也总会采取服从的策略,以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也有不少村民会挑战既有的村庄权力结构,但敢于发起正面冲突的却少之又少。在这种背景下,“打黑枪” 就成了弱者反抗的主要方式。不过,这种方式只能打击具体的个人,并不能对整个权力体系造成影响。在一阵混乱之后,村落总会继续在原有的支配体系中继续发展。据艾宝玉老人叙述:“打黑枪有啥用,有哩打死了就打死啦,过不了两天就没人觉得有啥啦,那些有官职哩该咋着还继续咋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