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民姓氏与村落结构分析结果

村民姓氏与村落结构分析结果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村内老人介绍,这些姓氏的村民主要长期居住在村中,也基本上都是在村户数较多的姓氏。楚氏在村居住期间并没有发财致富,因此不少楚姓村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便搬迁到了其他村落。(二)村落姓氏概况1.大地主民国时期,楚铺已演变为以地主为中心的村落。

村民姓氏与村落结构分析结果

楚铺村拥有着自己的独特姓氏结构,生活在其中的村民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1949年之前,除了赵、靳、李等大户(4) ,村内的其他姓氏也存在着各自特殊的情况。姓氏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姓氏关系是村落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治理关系存在的基石。

(一) 村落姓氏构成

截至1949年9月,在村落居住的姓氏主要包括:刘、张、赵、李、罗、艾、陈、楚、萧、金、潘、靳、米、牛、彭、杨、姚、袁、王、冯等。具体情况请参见表1-1。不过,由于人口流动性极大,在当时楚铺居住的姓氏并不仅仅包括上述姓氏。据村内老人介绍,这些姓氏的村民主要长期居住在村中,也基本上都是在村户数较多的姓氏。还有许多村民,由于在村居住时间并不太长,1949年之前又迁到了其他村落居住,因此村民对其记忆相对有限。至于民国时在村固定居住和临时居住的姓氏具体有多少,现在村内存在多种说法。有老人认为,民国时村内存在的姓氏应在30—40之间,也有老人认为此时村落中存在的姓氏应在50—60之间。对于这两种说法,老人普遍认可的是第一种。同时,老人普遍认为民国末期长期定居于该村的户数约为150—250户,短暂定居该村的户数约为50—100户,该村的人口规模约在800—1200人。不过,由于“跑反”现象的存在,在村落中居住的临时人口有时甚至会超过2000人。

表1-1 民国末期楚铺村主要姓氏(部分)

  说明:数据由艾宝玉、刘万斤、靳逢安、李邦存等多位老人共同回忆而来。受流动性等原因所限,老人仅能回忆出来部分姓氏。还有部分姓氏老人无法说清是否是1949年之前便定居楚铺,因此写作中不予采纳。

最早居住在村落中的楚氏并没有发展为村中的主姓,民国时期在村内仅存3户。楚氏在村居住期间并没有发财致富,因此不少楚姓村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便搬迁到了其他村落。民国时,在村户数较多的姓氏为刘、张、赵、李四大姓,但是每个姓氏内部也并不都是带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例如,村内地主赵文国与地主赵九儒之间就不存在亲属关系

(二) 村落姓氏概况

1. 大地主

民国时期,楚铺已演变为以地主为中心的村落。1949年之前,该村在村地主主要有:赵国兴、赵氏(“七老婆”(5) )、赵文圆、赵九儒、赵国柱、赵国费、赵开元、李子峰、李子振、刘开基、萧景云、靳仲楹。其中,赵国兴是汝南县城以西最大的地主。当地村民曾传说,赵国兴拥有的土地面积达到了2万亩。但实地调查中,老人普遍认为其拥有的土地面积应在4000亩以内。赵国兴与“七老婆”、赵文圆本为一家,后分为三门,赵氏三门拥有的土地面积约在5000亩。赵国兴拥有的土地除了集中在楚铺村,还遍布在楚铺四周的村落中,周边每一村都有赵国兴的佃户。赵氏三门的土地主要继承自祖上,但是他们土地具体的来源目前已经无从知晓。历史上赵家从未担任过任何官职,只与袁世凯有亲属关系。因此,村内老人认为其土地来自灾荒和战乱之后的土地兼并。在当地,灾年买地是地主积累土地的主要途径。村内赵氏地主普遍都较为富有,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血缘关系(除赵氏三门),他们与村中其他赵氏也没有血缘关系。赵氏地主都没有权力背景,因此被当地地主称为“土鳖地主”或者是“鳖地主”。与赵氏情况类似的还有刘开基和萧景云,他们的土地多是靠自身的努力积累而来。

2. 有权有枪者

上述地主虽然较有经济实力,但是在村中的地位并不算非常高(除赵国兴之外)。在楚铺,地位最高的是担任有官职的地主。地主靳仲楹祖上由安徽搬迁而来,祖父曾在清朝末年中过进士,在民国时靳在县城中担任兵役局长一职。其在村的土地主要由本人购买而来(1945年之后购买),不在村的70亩地则是通过扩地的方式从县政府那里得来。靳仲楹本人常年不在村居住,平日里只有其妻子和儿子住在村中。不过,由于他在政府中担任有官职,所以其在村中地位最高。在靳之下,地位最高的是李子峰,其本为楚铺所在镇的镇长,手上还管辖有3支预备队。(www.xing528.com)

3. 村落其他姓氏

除了赵、李、靳等有钱或是有势的村民,其他村民普遍地位不高,他们拥有土地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条件较好的村民会以租赁地主的土地为生,部分村民还因大规模租赁地主的土地而变得越来越富有;条件一般的村民会通过开设店铺的方式赚钱;条件再差一点的村民会通过流动摊贩的方式或者是通过从事工匠等职业来谋生;条件最差的村民则只能以出卖劳力的方式谋生。各家具体情况请参见表1-2。

表1-2 民国末期楚铺村各姓氏家庭基本结构(部分)

续表

  * “楚马虎”为该村民的俗名,该村民的正名已经无人知晓。

  ** 靳仲楹另(扩)有70亩土地在其他乡镇。

  说明:数据由艾、陈、李、靳等多位老人共同回忆而来,受村庄流动性限制,老人仅回忆出部分在村村民的基本情况。其中数据存有争议,在此仅选取老人们大致认可的部分。“儿子”一栏空白表示家庭为核心家庭且无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