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服务,意味着提供某种具体化的、活生生的劳动,或进行式的劳动。例如一场2小时帕瓦罗蒂演唱会,在这里演唱会主办者提供给听众的是歌唱家帕瓦罗蒂2小时活生生的演唱劳动,对于听众来说,这一演唱服务具有满足他们精神需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这是一场商业性演唱会,演唱服务也具有交换价值,是商品,听众购买和欣赏演唱服务和他买一件衣服、一本书没有本质的差别。不同的是,帕瓦罗蒂提供的演唱服务是一种随生随灭、不留下物质痕迹的使用价值,不表现为实物形态的产品。但是服务使用价值的这一特点并不妨碍它是现实的使用价值。这在于:
第一,这里生产出一个具体的音乐产品:(1)按照歌词和曲谱要求的歌唱表演;(2)表演者看得见的形象和能感知的感情。以上(1)和(2)使它成为听得着、看得见的“演唱物”。
第二,这里生产出“运动中的使用价值”。服务“是以活动的形式提供使用价值”[14],尽管服务是“随生随灭的”,但它毕竟是一种表现为“运动形式”[15]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对象。而且现代服务如广播、影视服务,既具有“运动形式”,又兼有物质、实物形式。(www.xing528.com)
第三,这里既生产出使用价值又实现了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实现在主体的消费中。由于买票的听众从演唱中获得了极大的审美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这意味着“演唱物”被消费,使用价值得到实现,如同在餐厅用餐使食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实现一样。
以上三点表明,尽管演唱这样的“服务产品”是“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16],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客观的、现实的存在和消费对象,是实际的和得到实现的使用价值。尽管在一些经济学家的思维中还把演唱以及其他的、多种多样的表现视为非实物形态,没有“留下物质痕迹”的服务排除在“生产品”“物”“东西”之外,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在广大文化消费者眼目中,它却是具有“有用性”之物,特别是对那些追星歌迷来说,是具有极大“有用性”的“对象”,是切切实实的使用价值。基于上述分析,服务劳动提供出“有用性之物”——现实的使用价值,用经济学的表达方法,它提供和生产出一个具有使用价值的具体的服务产品,体现在这一具体的服务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作为服务劳动的补偿——就形成服务商品价值。当然,形成服务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具体劳动,即他的2小时独特的演唱,而是他这2小时高度复杂劳动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