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商品性技术创新。企业从事的技术研发体现的是商品生产关系,研发成果表现为高技术含量商品或生产高技术含量商品的手段,因此,新发明的创造及其投产使用要从属于价值规律的要求。更具体地说,新技术品(发明)必须具有商业价值,能给开发者和生产者带来经济效益。如果新发明不具有商业价值,即使有再先进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效果,也不可能被企业采用,转化为经济的生产。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成为现实的技术发展不只是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还要遵循商品经济的规律,要走一条技术发展的市场路径。
就计算机技术来说,经历了由单晶硅技术→晶体管制作(电路刻录等)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大型电子计算机研制这一系列阶梯,体现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律的这一初始的研发活动,由于缺乏商业价值,只能依靠非市场机制,在大学或国家实验室中进行。美国最早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是由国防部支持和组织的。20世纪40年代大型计算机技术的突破,有如触媒一样,启动了此后计算机技术创新的商业化进程:国防计算机技术→商用计算机技术→个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正是这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市场路径,实现了20世纪末的声势浩大和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当代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表明:要形成经济生活中现实的技术创新,创新主体既需要适应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还需要适应经济规律的要求。如果人们能构建起某种使二者有机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就能实现技术发展最优化:以更少的社会成本获得最大的技术进步[17]和最大经济效益。
图三:技术发展的市场路径
图中的黑线“→”,表明具有内在关联性,能对其他技术因子起促进作用,即能引发某一新发明的技术。这一新发明由于缺乏商业价值,或尚未寻找出适合的商业模式,它只是知识形态或样品形态的技术,未能转化和实现为实在的技术创新。这种情况意味着技术互促和演化的断裂,出现了技术知识的“转化障碍”。图中的黑双线是既具有技术、关联性又具有经济效益性从而在现实经济中得到实现的技术发展路径。(www.xing528.com)
上述图表明:(1)技术具有多方面的内在关联性,某一技术研发新成果会引发一系列新技术成果的产生;(2)知识形态的技术成果需要投产使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技术以及新产品,由此完成和实现一轮技术创新;(3)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新技术,才能实现“转化”——由知识形态的技术向物质形态技术转变——,成为实现了的生产技术和持续发挥技术促进的功能。
图三中的双线A1a—A2b,A2a—A3b,A1b—B2a—C3a等,是既遵循技术发展演化规律又遵循商品性技术创新的经济规律,从而能获得实现的技术发展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