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创新网络:科学城创新理论的基础

企业创新网络:科学城创新理论的基础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创新网络都是企业内部的价值创新。在创新网络系统中,企业创新网络是级别最小的,同时也是最普遍存在的。创新网络也是科学城的理论基础之一。创新网络理论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创新”发展,关注的是创新产业链与可持续发展。图2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在创新网络理论的引导下,科学城不仅要素齐全、功能完备,而且相互之间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企业创新网络:科学城创新理论的基础

1.基本概念

“网络”这一概念在学术界开始流行,大概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这一概念能够非常形象地说明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各类学科中,催生出了社交网络、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一系列专业名词。据记载,最先使用“创新网络”一词的是弗里曼,后来,经由许多不同学科的学者的发展和充实,创新网络一词的内涵逐渐丰富并成为一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概念。

创新网络是指行为主体(例如个人、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之间通过长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交流活动,自然形成的一种联系系统。从形式上来看,创新网络也是由点、线构成的特定的面,它具有网络的一般特征。创新网络的“点”,就是参与创新活动(包括研发、生产等环节)的各个行为主体,例如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人才培训机构、创新产业相关上下游企业、创新产业相关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创新产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创新网络的“线”,不言自明,自然就是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自然是依托于创新活动建立起来的,而且相互交错,十分复杂,从而形成了巨大的联系网络。创新网络中点与点的创新联系往往不是单一要素的联系,而是具有多重属性,它不仅具有传统经济联系、社会联系,同时也伴有互动创新联系、知识溢出联系。我们一般依据创新网络联系方面的特殊属性,将企业创新活动相关的创新网络分为两大类: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正式网络占据主流,是推动创新活动发展的主要方面,具有比较强的约束性,往往是集群企业之间通过官方的、公开的、正式的联系建立起来的,例如区域内的产学研合作计划、中外合资项目、高端技术授权活动、专项技术研发联盟的建立和运行等。非正式网络也比较普遍,但不是主流,形式相对灵活,一般通过非正式的联系建立,例如自发组织的行业协会、区域之间的人才流动、技术俱乐部等。

创新网络的联系一般是具有现实依托的,如企业内部的联系、地方的联系、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创新产业区域的联系、全球创新产业的联系。由于现实的创新活动开展的特点,创新网络也可以按照联系的范围和层次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分成以下五类:企业创新网络、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地方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全球创新网络。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创新网络都是企业内部的价值创新。在创新网络系统中,企业创新网络是级别最小的,同时也是最普遍存在的。产业集群一般由上下游企业或同行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自然涵盖了众多企业创新网络,在此之外,产业集群还会吸引相关经济、服务机构,因此,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比企业创新网络更高一级且更为复杂的创新网络,并非产业集群范围内企业创新网络的简单相加。地方创新网络中包含着不同行业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地区竞争优势。全球创新网络则在各个地方创新网络相互竞争协作的过程中形成。在对创新网络的划分中能够感受到,由于企业规模、地方政策、信息技术、金融资本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创新网络形成了多重嵌入,而在同级网络之间又保持着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相互竞争的复杂关系,创新网络的这种关系使得创新网络体系既相对封闭又相对开放。创新网络体系的这种看似矛盾的特性其实是创新发展内在动力的外在体现。

创新网络也是科学城的理论基础之一。创新网络不仅是一种结构,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创新网络理论解释了当代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复杂性,诸多元素之间的互相影响,社会和产业环境的生态化等。创新网络促使人们关注影响发展的诸多因素,并研究联系它们的有效方式,科学城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前面提到的高新区、科学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都是创新网络的实践样本,也都在创新网络中。创新网络可大可小,但都是完整的,可独立运转,又可互相支撑,并且相互勾连形成全球创新网络。

2.形成机制

创新网络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进化的有机体,随着行为主体、关系、需求、资源等要素的变化而变化。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分为诞生阶段、发展阶段和衰亡阶段,从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出发,创新网络经历了“单部门单链合作阶段—跨部门单链合作阶段—复合部门多链合作阶段”的演化过程。如果把创新网络比拟生物种群,那么其则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结网—成长—成熟—更新,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发展特征。创新网络理论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创新”发展,关注的是创新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对科学城的建设影响很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和影响之下,科学城不仅普遍具有完整的创新产业链,而且具备非常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科学城把创新网络的概念进一步扩展到细节中,围绕“创新”探索全面的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3.网络结构

创新网络是各个结点通过与创新有关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联结,包括结点之间知识、信息、技术等隐性创新资源的传递、转移或共享,也表现为创新产品、人员与资金等显性资源的流动与运转。

下图展示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其实质是一个有机创新系统。我国学者魏江提出了由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外围网络构成的集群创新系统模型。在一个集群创新网络中,核心网络是企业之间的联结,影响着集群的创新;而大学、政府、中介机构与企业的关系构成了集群网络的支持系统,即辅助网络。

图2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

在创新网络理论的引导下,科学城不仅要素齐全、功能完备,而且相互之间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科学城的建设不是大科学装置、一流高校、顶尖人才、创新企业等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些高端设备和资源在创新环境中开展创新活动。科学城十分重视对企业和人才的服务。比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常年有近万名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为了方便他们工作和生活,官方提供了十种语言的咨询服务热线。新加坡科学城设有开放的休闲活动区,以便促进城内高端人才的互动交流。我国张江科学城时常组织会议,邀请各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交流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