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战略理论
我国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大致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5]
1.均衡发展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均衡发展生产力的观点。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之际,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报告。报告涉及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容是“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关系”。报告指出:第一,全国轻工业和重工业绝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地区,这是历史极不合理现象,沿海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内地工业;第二,朝鲜战争在继续,国际形势十分紧张,不过短期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应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发展一段时期后搬往内地。《论十大关系》虽然主张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地,但是目的还是为了支持发展内地工业和向内地进行工业转移,报告奠定了我国早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接下来的“五年计划”中,新建项目大部分分布在内地。1964年,在中苏交恶和美国敌对的背景下,我国又进行了“三线建设”,把绝大部分的工业建设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三线建设”可谓把均衡发展理论发挥到了极致。这一时期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我国的生产力不均衡局面,但是计划经济违背市场规律,经济效率低下,而且抑制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非均衡发展理论
1978年后,我国的国内政治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邓小平指出,20世纪末以前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我们可以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反思过去发展战略和借鉴西方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由过去的均衡发展变为非均衡发展,由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变为发展沿海地区。1988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两个大局”思想,作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优先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我国发展到一定时期,如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建设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在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成立了四大经济特区,设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92年又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在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下,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3.协调发展理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东部地区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初步完成了“两个大局”中的第一个“大局”。相比较,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逐渐形成了塌陷,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低,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与东部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此时,实行“第二个大局”的时机日趋成熟。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一份长远规划。这份文件有九条指导方针,其中第八条是“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该方针重申“两个大局”战略,并指出要更加重视内地的发展,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个文件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此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战略无不是协调发展理论的体现。协调发展理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会继续指导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
(二)学界理论主张(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理论包括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传入我国,我国学界对之进行了吸收转化,并提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一些理论。这些理论以非均衡发展为主要特点,其中梯度推移理论影响力最大,几乎与梯度推移理论的出现同时,我国学界还出现了“反梯度推移理论”。以上理论属于国家宏观层面的区域战略,此外还有地区微观层面的区域战略,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是其主流理论。
1.梯度推移理论
西方梯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1982年,夏禹龙等人在《研究与建议》发表了《梯度理论与区域经济》,并提出“梯度理论”,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同年何钟秀在《人民日报》《科研管理》等报刊发表《论国内技术的梯度传递》,提出“梯度推移规律”,引起了学界的重视。[6]该理论在我国表述为,我国各地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形成了空间上东、中、西的经济技术梯度,我国区域发展应充分利用这种差异,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然后逐步向西部推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出台,文件提出了经济建设的“六条方针”,其中第六条是“正确处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该条方针认为,全国经济客观上存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并呈现出由东向西推进的趋势。这标志着梯度推移理论成为我国区域政策与实践的主流理论。
2.反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在被提出不久就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批评,这些学者特别是西部省份的学者认为,“梯度推移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符合。第一,被划分为第三梯度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多重要的城市在资源、技术上划分,当属于第一梯度。第二,信息传输工具的发展使技术越来越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技术可以采取“跳跃式”发展,以先进的技术开发落后地区的资源,不必等梯度推移。梯度转移仅仅是现代技术转移的一种,不能够成为规律。第三,不论哪种区域,只要有现实需要,都可以率先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开发,优先建设,实现超常规发展,而梯度推移只能使落后地区从第一、第二梯度接来落后的技术。[7]在梯度推移理论与反梯度推移理论的论战中,梯度推移理论最终获得决策层的支持,写入“七五计划”,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反梯度推移理论”则一直以“在野”的形式存在。
3.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国内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着力发展机电、电子、石化、汽车和建筑业,把五大产业发展为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后,各个地方政府纷纷提出要选择和建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遂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方向也由国家宏观层面向地区微观层面转移。[8]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主要思路大致如下:地区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和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阶段和实际情况应该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如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主导产业为核心,选择关联产业进行配套,构建相关产业体系。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使地方经济的发展摆脱了对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盲从,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因而该理论在地方政府发展研究和规划中一直是主流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