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的盈亏极大地影响着新加坡经济的稳定性,这就要求淡马锡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不可恭维的是,其抗风险能力仍然偏弱,国际市场上的风吹草动都会极大地影响到淡马锡的盈利,甚至直接带来新加坡元的贬值。例如,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淡马锡2009财年投资组合净值便缩水50亿新加坡元;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又直接导致淡马锡2016财年240亿新加坡元的亏损。相比之下,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就不致如此。究其原因,淡马锡相对固化的投资结构使这一现象不可避免。在投资目的地的选择上,淡马锡将目光过多地集中于新加坡和其他亚洲地区,这两者在淡马锡投资目的地的选择中所占比例高达70%。截至2016年3月31日,淡马锡在新加坡和中国的资产分别占投资组合的29%和25%,美国位居第三,占10%。这三个国家也占据了淡马锡近七成的投资量。这样的投资市场选择就决定了中国或美国一旦出现经济波动,或者因为新加坡长期以来在中美之间“走钢丝”而导致的失衡,以致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对淡马锡采取抵制政策,淡马锡都将遭受重创。事实上,淡马锡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在有意识地降低亚洲地区在其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2000年前后的80%逐步降至目前的70%。
图6-1 2006—2016年淡马锡投资的地理区域分布(www.xing528.com)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应注意这一问题。资产配置在成熟市场与发展中市场的比例,以及在“一带一路”各个国家中的比例,都要有科学而合理的布局,多元化的选择可以有效规避风险,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国家角度来讲,应该吸取淡马锡的教训,高瞻远瞩地指导我国“走出去”企业的海外投资布局,尽可能多地覆盖不同地区,以有效地分散和化解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