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险资管业在国际资产管理市场的地位与趋势

保险资管业在国际资产管理市场的地位与趋势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我们对国际保险资产管理发展的趋势做了专题研究,对中国保险资管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国际资产管理布场上,保险资产管理排在第三位,大致占整个国际资产管理市场的23%的份额,仅次于养老金和公募基金。养老金占比大致38%,公募基金占比31%左右,保险资产管理在全球资管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有5家保险系的公募基金公司,同时有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获得公募基金的发行的资格,这个国内国外是不一样的。

保险资管业在国际资产管理市场的地位与趋势

十九大提出我国未来发展的新方略,令人振奋。十九大最关键一个字眼是“新”,无论是新思想、新方略,还是新时代、新要求,都给我们未来长远发展指出方向、提出纲领。十九大报告中,“发展”“改革”“创新”“安全”等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相信未来几年我国各方面发展会出现一个新面貌。对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来讲,有很多机遇,也有很多挑战。

最近几年,我国资管市场发展迅速,主要基于四方面因素:一是由上到下监管政策的放松;二是由下到上金融创新的加快;三是跨行业、跨市场、跨机构的融合合作扩大;四是同质化条件下市场竞争的加剧。但毋庸讳言,资管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金融乱象,危害了市场健康发展,威胁了金融安全稳定,影响了实体经济。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牵头制定资管产品业务新规,统一市场标准,消除风险隐患,治理金融乱象。这对资管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从资管市场整体发展情况看,保险资管规模是其中比较小的。到2017年6月底,证券业资管规模大约为52.8万亿元,银行业28.4万亿元,信托业23.1万亿元,保险业16.6万亿元,保险业在管理资产规模排在第四位。如果再按照行业细分,保险业在七个行业排在倒数第二位。尽管发展比较快,但是资管市场上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保险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在未来将进入一个相对放缓的阶段,任何金融行业的发展都是与经济发展直接关联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肯定会对保险资管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监管环境的变化,严监管、强监管周期来临。前几年资管市场的快速发展与监管政策的放松有关。在监管和强严监管环境下,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在内的整体资管市场发展也会有一个规范基础上的平稳回落期。根据数据,到目前为止资管市场整体总规模在120万亿元左右,2016年年底的时候是110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与2016年同期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数据不能只看规模和速度,关键要看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此外,市场环境也在变化。最近舆论讨论2018年的市场走势问题。基本上感觉在2018年货币政策稳中偏紧的条件下,对于债券市场不太看好,认为股市有一些结构性的投资机会,这对保险资产管理会有一些影响,毕竟债券投资占比最高。再有就是低利率周期的持续,2014年至2017年六次降息六次降准,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1.5%,一年期的贷款利率是4.3%,虽然最近市场利率有所反弹,但不一定具有可持续性。“三去一降一补”,其中重要一项是降成本,包括税费和利息。如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的还没有完全达到,中央人民银行不会容忍市场利率持续上涨的,这是宏观政策的总体要求。

信用风险也是一个问题。近几年债券违约的案例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于保险资金而言,35%的资产配置在债券上,债券违约的频发令人忧虑。尽管从过去情况来看,债券违约涉及保险业的不多,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协会也曾经帮助过保险公司处置债券违约风险。债市违约风险不断加大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警惕。根据数据统计,在2014年的时候,债券违约金额是15亿元,到2016年全年超过300亿元,到2018年8月底达到170亿元。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目前这种信用风险造成的违约现象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扭转,2018年信用债券偿付规模将在5.3万亿~5.5万亿元,2018年偿债规模超过6万亿元,信用风险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市场竞争也很激烈。竞争的主要是优质资产、优质客户和优质人才。过去,资产管理等于人脑电脑加首脑。电脑问题容易解决,有资金投入就会建立起先进的技术系统。但是首脑和人脑不容易选择,因为资产管理行业拼的是专业能力,拼的是优秀人才。目前,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从业人员是最少的,过去以固定收益投资见长,这几年又增加了另类投资专长,也就有很多专业优秀人才被其他行业挖走,当然也有其他行业人才进入到保险资管行业。所以说,人才竞争是很重要的方面。

从长远看,保险资管行业也面临一些有利的因素,如政府转型和国企转型。十八大以来很重要的措施之一是转换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给市场带来宽松的政策环境,激发了市场内在活力。国企转型,特别是混改,为保险资金的长期股权投资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另一个方面是监管的强化。严监管是一个好事情。严监管有利于防控市场风险,尽管不能完全消灭风险,毕竟风险管理的主体在于市场,在于公司,而不在于监管。但是严监管会给所有的资产管理市场主体创造一个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此外,还有国家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战略实施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十八大以来提出很多战略,这些战略涉及区域发展、新兴产业国际市场,都会为保险投资带来新的机会。

在应对策略上,稳健是前提、规范是基础、风控是保障、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核心、服务是根本、客户是上帝,这也算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的新方略。(www.xing528.com)

2016年,我们对国际保险资产管理发展的趋势做了专题研究,对中国保险资管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几年,国际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得很迅速,2012年整体规模为63.9万亿元,2020年预计会超过100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年复合增长率会超过10%,占全球资管市场的16%,亚太地区也包括中国市场。在国际资产管理布场上,保险资产管理排在第三位,大致占整个国际资产管理市场的23%的份额,仅次于养老金和公募基金养老金占比大致38%,公募基金占比31%左右,保险资产管理在全球资管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委托受托市场化的开放,已经非常普遍。比如,在美国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美国三分之二的保险公司都有意愿或者已经把资产委托给外部的资产机构进行管理,同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所管理的资产当中,关联保险资产的占比在下降,基本占到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欧美国家金融综合经营的条件下,任何一家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发行任何一种金融产品,如公募基金。但是我国实行牌照化管理,是分业经营的,如果发行公募基金,要成立公募基金公司,拿到牌照。现有5家保险系的公募基金公司,同时有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获得公募基金的发行的资格,这个国内国外是不一样的。

资产配置当中另类投资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低利率持续的情况下,国际性的保险公司都开始增加另类投资。比如,麦格理最近做了一个调查,在全球保险公司当中有65%要增加另类投资,这是很大的比例。同时,安本标准投资也做过一个调研,显示在亚太保险公司中有78%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75%增加私募股权投资,另外有64%增加房地产投资,这些都意味着在未来保险资产配置中另类投资的占比会越来越高。这个趋势跟国内保险资产配置的趋势是一致。

全球化资产配置对于国内是近几年所出现的配置趋势,但从国际上来看,在30年前或者40年前已经进行了全球化的配置。大型保险集团基本实现了全球化的配置,境外投资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比如,英国保险资产的36%配置在境外资产上,韩国30%,日本18%。国内现在境外投资只占总资产的2.33%,监管允许配置的最高限制是15%,可见未来的境外投资的空间很广阔。

资产管理进入大数据时代。这几年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同时也改变了保险资产管理领域。目前,国内保险资产管理对新科技的运用是比较少的,比如,人工智能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和对投资者配置方案的提供上,国外的同行业对个人投资者提供的资产配置方案70%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目前国内刚刚进入研究和探索阶段,但这是一个发展的大趋势。

另外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国际资管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素,如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主要指银行监管的不断加强,可能会造成银行从资产管理领域的退出,把空间更多让给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国内从2016年起也开始出现这种情况,比如,目前对银行理财业务的严格监管,以及目前银行理财的规模正在出现下降,这对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市场空间而言可能是有益的。

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大致占到16%,未来20年老龄化的比例可能会达到26%,到时候会有4亿人口成为老龄人口,老龄人口除了对养老金的需求之外,对养老资产管理机构也有很大的需求。国外年轻人从参加工作那一天起就开始规划未来的养老问题,国内年轻人则很少考虑这个问题,基本上都属于月光族,对未来养老考虑不是很多。老龄化带来的银色经济和巨大资管需求,将会是未来资产管理领域很大的发展动力。比如,社保体系的第三支柱建设问题,国务院最近下发了一个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文件,而且要实行税延政策,这对第三支柱的建设是大好事,当然第三支柱不仅仅是商业养老保险,也包括个人储蓄和其他的个人理财,等等,它们都可以纳入其中。

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亟待解决。亚投行曾经有过一个数据,在2016年到2030年的时候,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资金需求超过20万亿美元。对于各类的资产管理机构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有人对全球情况做出一个预测,到2030年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资金在3.7万亿美元左右,这也是很庞大的市场。

全球十大主权基金资产规模超过4.6万亿美元,同时全球外汇储备超过12万亿美元,规模庞大。在一个关于外汇储备运用的讨论,有专家提出,国内现在外汇储备大部分购买美国国债,与其如此不如多成立几个国家主权基金,类似于中投,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外汇储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