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中国,如何准确定义中等收入者?

在中国,如何准确定义中等收入者?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指出的是,对目前中国来说,以主观感受定义取得中等收入者的估计数不具有适用性,因为高速增长导致收入增长预期很高,而结构性经济增长减速和生活成本上升又会产生心理落差,所以,人们的主观感觉比实际状况要悲观很多。

在中国,如何准确定义中等收入者?

关于中间群体,或中等收入者,或国际上所称中产阶级的人数和比例的估计,其实从来都只是一个定义的问题,使用不同定义进行估计,通常导致大相径庭的数量结果。从学术界来看,有人尝试依据人口的主观感受而定义中等收入者,而更多学者则按照客观收入或消费水平定义中等收入者,后者之中又有以相对收入水平定义的中等收入者概念,以及以绝对收入水平定义的中等收入者概念。应该说,不同的定义分别来自不同的研究框架,有不尽相同的学术意图和政策指向,当然也就对应着不同的数字估计。

无论以何种定义或估算,作为人均收入长期高速增长以及收入差距自2009年以来持续缩小的符合逻辑的结果,中国的中间群体在迅速扩大,对应中国庞大的人口总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的绝对数额必然也是引人瞩目的,对世界和中国都具有显著意义。在2009年—2015年期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49下降到0.46,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从2.67下降到2.38。这些收入差距指标的改善,无疑都会相应扩大中等收入者规模和比重。

有的学者估算出很高的基尼系数,认为中国的收入差距比统计数据显示的更大。讨论估算基尼系数的技术问题不是今天的主题,我只想说,此类研究大多着眼于挖掘出人群分组中处于两个尾部的极端值,即特别富裕和特别贫困的情况。这种研究固然对于分析问题不无裨益,但是并不适宜进行国际比较,因为各国的收入统计中均存在遗漏两端信息的问题。特别是,极端值的存在并不能否定中间人群收入迅速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的事实。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比重来描述收入分配状况或发展的包容程度,可能比基尼系数更恰当。

下面,让我来概要列举一些相关的估计数字。值得指出的是,对目前中国来说,以主观感受定义取得中等收入者的估计数不具有适用性,因为高速增长导致收入增长预期很高,而结构性经济增长减速和生活成本上升又会产生心理落差,所以,人们的主观感觉比实际状况要悲观很多。(www.xing528.com)

作为一项具有影响、以相对收入水平作为依据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采用居民收入中位数为基准,以占该基准水平在75%—200%之间的群体作为中等收入群体,得出这部分人群占全部人口的37.4%,共约5.14亿人。其中,75%—125%以及125%—200%分别作为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和中等偏上收入群体,占人口比重分别为18.9%和18.5%。

官方数据也可以作为这种相对收入水平估计的佐证。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抽样调查,把城乡居民分为5个收入组。根据每个收入组的平均收入水平,如果以购买力平价美元计算的话,人均每天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排列,分别为4美元、9美元、15美元、23美元和43美元。从数据可见,包括最低的20%贫困组在内,各收入组的每日平均收入都显著超过购买力平价2美元这个国际公认的贫困线。至少,其中两个较高的收入组,占全国人口的40%,是当之无愧的中等收入群体。或者,如果我们分别撇除最低的20%贫困组和最高的20%高收入组,中间的三个收入组共占全国人口的60%,也都可以算作中等收入群体,包括了高达8.25亿的人口。

如果以绝对收入水平估算,按照比较通行的世界银行贫困线标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可以把收入水平超出贫困线的人口都看作是中等收入及以上群体。如果按照这个定义,中国的这个群体则极为庞大。按照美元与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关系1:3.5估算,每天超过2美元即为脱贫人口,或者广义的中等收入及以上群体。也就是说,中国充其量仅有大约5000万城乡居民属于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只是人口总数的零头,即13亿中国人都在中等收入以上的分组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