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体现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决策部署中。始终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调研中每到一地,他总是首先了解扶贫、收入、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洞悉民生问题最突出地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中,总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党的十九大在描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指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比收入翻番内涵更丰富的目标,也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他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树立了崭新的理念,确定了明确的目标,部署了切实可行的战略,提出了扎实有力的措施。首先,把就业当作最大民生举措来促进。这就是说只有通过更加充分的就业,才能使人人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其次,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增加收入的根本手段。经济理论和发展经验都表明,劳动者工资增长从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基础和源泉在于劳动生产率的长期持续提高。第三,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提高人民收入的抓手。最后,把履行好再分配职能作为政府促进收入提高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其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教育发展也开始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结构深化的转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推进路径应该有新的思路。首先,以资源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从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出发,要积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特别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次,以结构深化提升教育的量与质。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保持教育数量的扩大趋势,需要通过教育深化来延长教育链条,包括办好学前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教育是一个具有社会效益的领域,因此政府在其发展中承担较大的支出责任。(www.xing528.com)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防范重大风险统筹考虑的一个重要思想。住有所居,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在房地产行业成为投资热点的同时,住房供给仍然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需要,以炒房为目的的投资和建设,反而成为住房短缺的一个致因,还强化和积累了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的这一定位意味深长,强调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回归了住房的基本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新的部署,要求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个工作思路响应了人民住房领域需求变化,着力于形成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多元化格局,在土地供应制度、方式、规模、价格、金融财税等方面综合施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