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个改革哲学和直接出发点,中国改革的指导原则和推进方式并没有陷入任何先验的教条中,既不照搬任何既有的模式、道路或共识,又坚持渐进式改革方式,更秉持了改革、发展和分享理念。即使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这个改革取向也没有成为一个无条件、独立的目标模式,而是服从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力和改善民生的根本目的。
同时,这种改革出发点和推进方式,也保证了改革的整体推进特点。虽然初期没有一个明确宣布的总体蓝图,由于经济体制是一个整体,体制的每个环节需要统一配套运作并互相适应,又由于中国改革在推进上结合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统一,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性质,因此,改革领域的选择和改革进程的决定,虽然有时具有自发的特点,却并不是随机的和任意的,仍然呈现出内在的逻辑性。
深入考察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和逻辑,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体上表现为只涉及增量变化的循序渐进特点的同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也交织着涉及存量变化的相对激进的改革。改革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步骤,取决于体制作为一个整体的相互适应性和社会承受力。无论从局部效果还是阶段效果来观察,其实改革是整体推进的,并不存在实质上超前或滞后的领域。
邓小平在他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这个“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改革遵循的原则,自始至终是明确的并得以坚持。在这个改革理念指导下,改革、发展和稳定成为一个整体,改革是为了发展,也要服从于稳定,而发展成效被用来检验改革道路的正确与否,稳定则为进一步改革创造条件。(www.xing528.com)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也是一样,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主体,同时也是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最大、最终极的受益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把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其他政党区别开来的试金石,其正确性也为中国实践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长期探索所检验。从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两难问题,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所具有的分享性质,同时进一步彰显中国改革的独特成功之处。
经济增长、技术变迁和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无疑都具有做大蛋糕的效果,然而却并不能自动产生分好蛋糕的效果,即不存在所谓收入分配的“涓流效应”。一些国家的政治家出于争取选票的动机,在竞选中往往对福利和民生竞相承诺,而一旦当选要么口惠而实不至,忘记做出的许诺,要么采取民粹主义的政策,导致过度福利化,根本无力兑现。只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安排,可以打破这个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两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